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当代诗人《章清志诗文集》

来源:时间:2020-10-08 19:23:41
导读:
博学多能存远志 清词丽句启华章
——《章清志诗文集》读后
邱 九 如
2003年3月,我从县政府办公室调回县教育局工作,与章清志同志共事过一段时间,后来


博学多能存远志  清词丽句启华章
——《章清志诗文集》读后
邱 九 如
2003年3月,我从县政府办公室调回县教育局工作,与章清志同志共事过一段时间,后来他下海经商。2015年上半年,他应单位之召回来上班,不久即加入县诗词学会,开始学习格律诗词。他毕业于浠水师范(文科班),后又在湖北大学进修,文学功底比较扎实,加之勤奋笔耕,短短几年时间,就有不少格律诗、现代诗和相关文章在市级以上诗词刊物和互联网上发表。近日,他拟将这些作品集中起来,出一本《章清志诗文集》,并要我为之作序。我怕写不好,就向他推荐了别人,但他坚持要我写,我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章清志诗文集》分两大部分,诗歌部分中既有遵格守律的近体诗,也有自由奔放的现代诗;文章部分中既有评诗论词的长篇,也有写景状物的短章,还有记人叙事的散文和析事释理的评论,可谓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这些诗文,立意高远,语言清新,充分展现了章清志清旷豁达的襟怀,博见洽闻的学识和触类旁通的才华。正如浠川才子、原县教育局局长高德华先生在为该书付梓而题写的一副嵌名联所言:“博学多能存远志,清词丽句启华章”。
 
章清志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山水之人,无论是傲立于世的名山大川,还是独具魅力的小丘浅溪,都会吸引他留连其间,并为之飞文染翰,赋诗题咏。在收入这本集子的160余首诗歌中,吟山咏水之作就有120余首,其中歌颂五岳三山的8首,赞美灵秀湖北的15首,描写魅力黄冈的28首,吟咏锦绣浠川的则多达70余首,可见他是何等地钟情于脚下这块土地上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请看他的《游散花石牛山村》:“石牛昂首向耕田,绿被红峰映碧泉。莅顶凭亭观沃野,登高放眼望江船。小楼错落闲居逸,大道通衢阔步翩。人与百花争俊美,乡村旧貌换新天。”石牛山是散花镇境内一座整体结构为红砂石的小山,位于我县最大天然湖泊策湖西岸一公里处,京广高速公路绕山而过。山势由西向东而下,其状如牛,西为牛头,昂首向上;东为牛尾,貌合神似,故而因形得名。以山命名的石牛山村,竹茂林丰,山清水秀,村容整洁,环境清净,是享誉一方的秀美乡村。此诗首联起句不凡,“石牛昂首向耕田”,不仅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石牛山的山形走向和昂扬气势,而且十分贴切地将“牛”与“田”的关系巧妙地粘合在一起,借以暗寓石牛山人辛勤耕耘,负重前行的坚韧品性和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特色经济的生动实践,为尾联收束全诗埋下伏笔,看似漫不经意,实则煞费苦心。“绿被”与“红峰”当句对,十分工稳,展现了石牛山植被茂盛,生机盎然的优美景色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独特地貌。颔联写得洒脱开阔:登高望远,目之所及的是一望无际的肥沃田野和万里长江上奔忙不息的巨大轮船。颈联由高处远望之景转到低处近观之物:绿树掩映的农家小楼错落有致,连湾接户的道路纵横交错。居住在如此优雅环境中的村民,生活安逸惬意,闲暇之时,漫步于四通八达的乡间道路上。尾联与首联前后呼应,抒写了石牛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时俱进,逐梦圆梦的奋斗精神。正是经过驰而不息的艰苦奋斗,才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全诗语言清新灵动,谋篇瞻前顾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浠川田园风光和浠水农村欣欣向荣景象的赞颂之情。
 
章清志写诗时间虽然不长,但进步很快,还在媒体上发表了一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好诗。这除了得益于他较为扎实的文化功底外,还应该与他虚心好学,勤于动脑,善于观察分不开。收入这本集子中的《写诗莫怕丑,怕丑莫写诗》《借水浇花——戏谈学诗心得》《用“三本”理论指导诗歌创作的体会》和《正谈诗歌,戏谈突破》等4篇文章,就从不同角度谈了他学诗、写诗、改诗的经历和体会,其中不乏引人入胜的典型事例和启人心智的真知灼见。如《写诗莫怕丑,怕丑莫写诗》和《借水浇花——戏谈学诗心得》两篇文章就讲述了他创作《读闻一多》《次韵〈吟小草花〉》两首诗时谋篇布局,构思立意,遣词炼字,以及借水浇花,求教于师,如痴如醉,苦中得乐的过程,真实生动,亲切自然。这种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谈诗论词,讲学悟道,对于初学写诗者无疑具有点拨启发的作用。而《用“三本”理论指导诗歌创作的体会》和《正谈诗歌,戏谈突破》两篇文章,不仅有对诗歌创作经过的回顾,还有对创作经验的总结和对创作理论的领悟。从娓娓道来的叙述和深入浅出的论述中,我们可看出这两篇文章有这样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钩玄提要,观点鲜明。写诗不易,写出好诗更难。若要写出让人齿颊留香的诗歌,除需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厚实的知识积累和道头知尾的悟性外,还要有善于观察事物,敏于洞悉世态的能力等。对此,章清志体会尤深,故能从中提炼出富有创见的“三本”观点(即观本质、写本心、现本色),明确指出,在观察事物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微知著,吹糠见米;写诗要抒发真情实感,立意要独特新颖,别出心裁。二是内容宏富,层次清晰。《正谈诗歌,戏谈突破》洋洋洒洒一万四千余言,内容博杂,含量丰富,但无论是讲授诗歌创作基础知识,还是阐述诗歌创作专业理论,抑或畅谈诗歌创作心得体会,都条分缕析,层次清楚,充分展现了作者博采众长的宽广视野,厚积薄发的文化底蕴和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文字驾驭能力。三是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谈诗论词专业性较强,对初学写诗者如果只从理论上阐述,往往会让人如堕五里雾中,不知所云。章清志深谙此理,因此,他的文章简明通俗,说理论事循序渐进,要言不烦;行文布局平实晓畅,一气呵成。捧读其文,犹如同作者一道对座啜茗,听他释疑解惑,豁然开朗。
 
章清志下海经商多年,且小有成就。多年来,他发扬中华民族热情向善,乐于奉献,帮贫济困,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倾心于社会公益事业,2015年先后向“尿毒症”“白血病”和癌症患者累计捐款20多万元,向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病残人员等捐款6万余元,并拿出资金为家乡修建了一条到组进湾的水泥路,其仁行善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获得有关组织的充分肯定,被中国好人网2017年授予“贡献奖金奖”、2018年授予十周年“十佳志愿者”荣誉称号,2018年9月被CCTV12频道《聚善中华》栏目组特聘“公益爱心大使”(聘期两年)。同时,他积极挖掘浠水禅宗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开发蒋家山旅游景区尽心出力。他与人共同编著了《三祖天然禅寺》一书,对天然禅寺的地理景观、历史渊源、名胜古迹、寺庙建筑、古今人物、艺文掌故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为天然禅寺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近年来,他又与家人一道,披荆斩棘,克难破险,多次深入到蒋家山中人迹罕至,地势险要的地方,探寻被险峰深壑遮掩的奇观妙迹,发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景点,搜集到一批被历史灰尘封盖的逸闻趣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蒋家山景区的旅游资源。收入该集子中的相关文章,就从多侧面反映了章清志在挖掘红色文化、禅宗文化、孝道文化资源方面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翻阅这些文章,我们从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和绘形绘色的描写中,可以了解到张体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蒋家山一带从事革命活动时,出生入死,英勇机智的战斗事迹,以及军民生死与共,亲如一家的动人故事;也可领悟到禅宗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佛教所倡导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等思想在新时代所体现出的崭新内涵;还能感受到孝道文化的大道妙义,以及对孝道文化给予现代诠释的重要意义,更能看到天然禅寺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的清凉美景和十里山乡天清气爽,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特别是本书的压轴之作《蒋家山旅游区开发之我见》,更是从孟家冲红色文化、三祖天然禅寺佛教文化、望婆井孝道文化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发展蒋家山旅游事业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提出了颇有参考价值的开发意见,让读者从中窥见到作者登高望远的眼光、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心系贫困山区的赤子情怀。
 
章清志思维敏捷,博学多能,不仅擅长诗歌、散文写作,而且善于撰写政论文章。今年4月初,他因病住院,坐在病床上写出了一篇长文《透过“新冠”有所思》。这篇文章从9个方面,对各国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同态度、不同措施、不同效果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对比,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深得人心、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抵御重大灾情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凝聚成的磅礴力量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同时,以无懈可击的论述,说明面对席卷全球的重大灾害,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置之度外,必须加强团结,共同应对。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引人关注的亮点,就是金句频出,如在驳斥某些西方政客诬称新冠肺炎是“中国肺炎”“武汉病毒”时说:“武汉只能算病毒发现地,谁都不能证明武汉是病毒发源地”,“发现地”与“发源地”虽是一字之差,但区别立见,可谓理直气壮,掷地有声。再如在反诘某些西方媒体指责我国采取坚决措施防控疫情蔓延是侵犯人权,而西方国家在疫情爆发时又照抄中国“作业”是否违反人权时说:“时间总是扮演讽刺者的角色”,字字珠玑,别有深意,让人进一步看清了某些西方媒体自己打脸的窘态。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还看到,无论是文字的叙述还是观点的提炼,都是有序铺展,逐步深入,虽语言浅显但内涵深刻,叙事简洁而说理透彻,行文疏朗而论证严密,体现了章清志政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2020年4月18日 
 
自 序
我平生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该做的事情,努力工作,尽职尽责;拼命赚钱,养家糊口。二是想做的事情,如写作。
 
年轻的时候,我爱好写作,迫于生活的压力,只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到了快退休的这两三年,有时间,我才开始写作。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我编写这本《章清志诗文集》,想表达以下几层意思:
一、圆梦。圆我年轻时候的写作梦。
 
二、感恩。感谢党的好领导和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和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我想通过诗歌形式把自己到过的很多地方的美景写出来:如五岳三山、湖北省十大旅游景点等。
 
三、快乐。我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透析了很多人生道理,终于离苦得乐,把这些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写出来,让作品中的禅意,给大家一点启迪。
 
四、认知。我写的《正谈诗歌戏谈突破》是尝试对写格律诗总结性的认知。
 
五、创新。我写作不想落入俗套,总是以新的角度去描写,给读者不断的新鲜感。因此,需要有创新思维。我写的《用“三本”理论指导诗歌创作的体会》文章,就是自己通过创作实践,总结出来的写诗歌的理论,让初学者受到一些启发。
 
六、感悟。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时期,各种思想都浮出水面,我通过写《透过“新冠”有所思》这篇文章,浅谈我忧国忧民的感悟。
 
七、纽带。我想通过出版这本书,把我的良师益友们通过他们的封面设计、题字、作画、诗词祝贺、写序和编后语等,都联系在一起,以做纪念。
 
本书,我分几个部分展开:前面是各界祝贺(请有缘的领导、老师们、朋友们题字、作画)、序言(请清泉诗社社长、我单位浠水县教育局原党委书记邱九如先生作序,我自序)、目录。第一部分是师友祝贺。第二部分是媒体发表过的诗歌。其中,《我爱家乡美之魅力黄冈》、《我爱家乡美之锦绣浠川》,充满了我对家乡的热爱。第三部分是媒体发表过的文章,那是我思想的结晶;主要写的是家乡的山水人物;《蒋家山旅游区开发之我见》,是对家乡建设的建言。第四部分是编后语,我请朱兴中老师写。他与我是《三祖天然禅寺》第一版的主要撰稿者,也是该书增订版的编著者,有些佛教文章是他要求我写并由他定稿的。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界领导、老师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我和编排在《编后语》里一并致谢!
 
章清志    
2020年4月20日 
目  录
一、师友祝贺
诗词祝贺《章清志诗文集》付梓(1)
悟杰法师 洪雪莲 朱和光 查阳春 李崇林 陈锦锋
洪启云  王香元 田 萍 马学成 韦双一 方永中
孟 勇  张友福
二、媒体发表的诗歌
1、江山如此多娇 诗吟五岳三山(4)
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    黄山    庐山    雁荡山
 
2、静待花开 湖北省十大旅游景点(7)
黄鹤楼 东湖风景区 神农架 武当山 古隆中
大别山 三峡人家  三峡大坝
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3、黄冈市十大旅游景点(10)
大别山        天堂寨风景区
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  李时珍普阳观景区
红安烈士陵园     李先念故居纪念馆
五脑山        红安天台山
英山桃花冲森林公园  龟峰山
 
4、我爱家乡美之魅力黄冈(13)
东坡赤壁       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
白莲河水库      斗方山
三角山百丈梯田    三角山乱石河松枫林
罗田十里荷塘     太白湖
麻城五脑山菊花    麻城龟峰山杜鹃花
英山南武当山     英山四季花海
武穴横岗山      武穴希尔寨生态农庄
团风大崎山      团风林家大湾
龙感湖风景区
 
5、我爱家乡美之锦绣浠川(18)
听张桂梅《锦绣浠川》有感  唱不尽浠川美 情到诗自来
浠水白洋河 华桂山 三角山黄溪冲 清泉镇翟铺花涧谷
走马村观景 走马村观花 秀美走马岗 游散花石牛山村
乡路观感 读闻一多 题金螺湾养老公寓 闻一多纪念馆
浠水博物馆 马垅福主万年台 游三角山 浠川八景
浠河春景 天下第三泉 游白莲河水库 题策湖国家湿地
公园 策湖怀古 巴河望天湖 鄂东滨江新区 吟散花洲
洗马红龙果扶贫基地 汪岗梅梓山 望婆井 寒婆岭
泰春山望江石 乡村路上 乡路弯弯 秋日荷塘 秋收赋
谷雨秧歌 竹瓦张茅村桃花园 丁司垱孟家冲 长岭岗傅
家湾 绿杨丁山村 汪岗南凉村 散花石牛山村 窑上咀村
万人迎新春健步行 题洗马中学《骓鸣》校刊
 
6、寄情于景 诗韵生活(27)
武汉东湖听涛景区 武汉东湖绿道 夜游武汉园博园
游黄山 游黄石团城山公园 参观鹞落坪红二十八军纪念馆
松 竹 梅 兰 探春 赏春 惜春 雨思 雨后 入诗
问风 晨悟 微波闪闪照良晨 鸡年情人节 情人节玫瑰花
钓鱼感赋 题湖北大学同学麻城聚会 题湖北大学同学宜
昌聚会 祝贺中国好人网成立十周年 贺乘马岗诗社成立
乌骨黑鸡汤 教师节题赠万玉霞校长 教师节题赠王晓静校长
题爱歌养蜂人周从革 沉痛悼念李文亮医生逝世 木兰天池
题凤栖山 船载火车过琼州海峡 中秋夜 中秋节观钱塘潮
吟小草花 庐山雾凇 枫叶恋 桃花情 桃花雨 窗台喂鸟
画梅 怀念李文亮医生
 
7、禅宗祖庭诗小辑(36)
少林寺 二祖寺 三祖禅寺 四祖寺 五祖寺 南华禅寺
 
8、清明禅韵组诗(38)
清明 清明桃花泪 游三祖天然禅寺感赋 益林精雕佛像
青狮山 清泉寺 慈慧寺 师谷胜乘寺 灵惠寺
天求禅寺 四祖平安寺 白鹤寺 普度寺
 
9、心里有激情 诗歌才奔放(41)
我爱康乃馨    我在月湖等着你
 
10、武汉加油!抗击新冠肺炎组诗(43)
万众一心战疫情  最可爱的白衣天使  遇瘟神
避瘟神      战瘟神       送瘟神
 
11、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47)
 
三、媒体发表的文章
1、写诗莫怕丑 怕丑莫写诗(51)
2、借水浇花 戏谈学诗心得(55)
3、用“三本”理论指导诗歌创作的体会(61)
4、正谈诗歌 戏谈突破(67)
5、透过“新冠”有所思(100)
6、凤栖山孕育了我的爱(109)
6、天然八景介绍(115)
7、天然美景人未识(121)
8、千年薪火孝心传(137)
9、妙安上师苦行成就肉身佛(145)
10、隆可法师永远活在我心中(154)
11、隆可法师往生记(160)
12、对禅宗应有初浅的了解和认识(167)
13、追忆张体学和林少南的婚屋(174)
14、蒋家山旅游区开发之我见(179)
 
四、编后语(183)
 
祝贺《章清志诗文集》付梓
悟杰法师
有缘初遇天然寺,论道品茶同赋诗。
转眼两年未相见,乡情寄向散花池。
洪雪莲
莫道文章不值钱,仁心禅意九州传。
好诗何必三千首,一片痴心靖瘴烟。
朱和光
珍典雄文似锦开,绽梅靓影碧香来。
满园景色装颜彩,挥笔生花情赋怀。
世外桃园衡八尺,人间星斗栋梁材。
一廊壁画添妆秀,万字宏图呈九埃。
注:八尺~古筝的另一名称   
查阳春
浠川又现一贤能,网上诗文爆满屏。
佛地灵山随墨染,杏坛商海任驰乘。
常拈妙句吟三本,屡掷慈资济众生。
心悟禅通开慧眼,金章雅韵入高层。
李崇林
一入吟坛苦用功,仄平韵律自然通。
现场创作开金窍,网络平台架彩虹。
奋笔疾书皆雅句,写诗立意咏新风。
先生才华如霞美,展露珠玑满网红。
陈锦锋
浩翰诗章众口传,蓝天作纸展云笺。
韩潮苏海一枝笔,遍写宏文著锦篇。
洪启云
扬帆学海一轻舟,逐浪追风竞上游。
赋赞山河超御苑,诗吟华夏胜西欧。
爱心大使扶千户,创业男儿闯九州。
赤子抒怀歌盛世,豪情饱蘸写春秋。
王香元·西江月
白石钟灵毓秀,清泉凤集鸾翔。琪山玉水孕诗狂,笔下仙葩怒放。
词绘三山雄险,文书五岳高昂。怪奇峻美韵流长,一卷华章绝唱。
田萍
才思不与他人从,写尽巫山十二峰。
心有诗情诗自在,清风明月韵溶溶。
马学成
浠河偶遇忆莲池,卅载参禅亦我师。
商海沉浮缘注定,爱心大使赋清诗。
韦双一
你我同乡竹瓦人,禅心一片爱诗文。
真经大作存千古,天下何愁不识君。
方永中
先生大笔震浠川,曲赋辞章四海传。
育李培桃三老敬,经商播爱众情牵。
状元故里多才俊,斗士家乡尽达贤。
一卷诗文吟苦乐,双馨德艺见新篇。
孟勇
诗文歌赋美名扬,学贯中西著韵章。
书里梅花香四溢,风吟云品雪收藏。
张友福
性已耽清净,瑶章迭出新。
古今情附体,山水美为邻。
网海诗掀浪,心田爱写真。
登峰诚可待,精彩更无伦。
江山如此多娇 诗吟五岳三山
泰山
昂头天外月宫寒,绝壁悬崖一线天。
夕照黄河金玉带,日出云海彩光盘。
三潭迭瀑虹飞挂,五岳独尊峰抱团。
历代皇家来寄拜,东边望海盼平安。
华山
传说此境是仙凿,刺破苍穹分外娆。
观日朝阳霞自在,吹箫引凤雾逍遥。
仰天月近摸星斗,俯地云低看浪潮。
万丈悬崖无险比,刀峰直上九重霄。
衡山
祝融取火度光阴,量地称天轻重分。
雁落溪边泉照月,峰回林里雾生云。
天阶烦恼山无路,石壁开心洞有门。
不比谁多高大上,一帘清秀远红尘。
 
恒山
峰似游龙仙雾绕,层峦叠嶂翠绵荒。
钟声阵阵悬空寺,芳草萋萋跑马梁。
飞瀑响泉飘玉影,弄姿搔首结冰郎。
谁能借我消烟镜,让那幽灵无处藏。
嵩山
千年佛道发源地,飘渺白云合散间。
五乳洞禅心感悟,登封岩朵石开颜。
山巅俯瞰峰花放,峻岭仰观星月悬。
卧看连天风雨路,全凭一念照心田。
黄山
奇松怪石伸天外,寒雪温泉飞瀑来。
百步云梯烟雾绕,七层虹带水光裁。
山尖迎客松花放,林里穿行溪水回。
一线光明辉不散,心莲朵朵梦中开。
庐山
枕江邻阁望鄱阳,险秀雄奇美誉长。
三叠瀑飞思李白,九重水合忆滕王。
雾凇剔透悬冰棍,泉水清纯照梦郎。
林茂风流云自在,轶闻趣事满山藏。
雁荡山
雁湖古刹证沧桑,一脉青山秀水长。
石笋云缠烟比喻,龙湫瀑泻水夸张。
双峰合掌夫妻像,栈道绕溪情侣肠。
夜景销魂三世界,张张剪影入心房。
 
静待花开 湖北省十大旅游景点
黄 鹤 楼
芳草萋萋在眼前,临江绝顶望山川。
如花傍晚灯光织,似锦清晨色彩编。
崔颢题诗惊日月,诗仙把酒醉空天。
白云千载情难舍,绕鹤栖身那瓦沿。
东湖风景区
青峦环绕银波漾,白马汤菱野草蒿。
绿道林幽添雅兴,磨山楚韵尽风骚。
笛吹湿地痴迷散,雁落芦洲爱恋淘。
塔影浮雕星位列,白云黄鹤也听涛。
神 农 架
群峰耸立松涛起,壁陡崖高药罕稀,
叠翠重峦幽涧谷,繁花复水喷泉溪。
石林云雨千姿异,岩瀑烟虹百态奇。
试问天公谁作美?神农尝草上山梯。
 
武 当 山
登顶攀云话武当,仙山玄岳大名扬。
奇观遥望如星影,异象亲临似梦乡。
金殿悬空鉴天地,南岩悟道懂阴阳。
彩虹浮躁昙花现,泉水清心万载长。
古 隆 中
茅庐三顾隆中对,天下分庭妙策呈。
满腹经纶运帷幄,一腔热血洒征程。
故居藏盖宏图志,泉洞遗流耕读情。
地卧灵龙山水秀,树尖小鸟也高鸣。
大 别 山
巍巍大别气相通,峻秀奇珍各不同。
花海芬芳催叶绿,龟峰美醉映山红。
天台九焰燎原火,地岳三尖笔架风。
赤壁春来雁遗爱,天堂尽在一杯中。
三峡人家
岩奇峰秀谷幽闲,壁峭清流第四泉。
灯影风情如笔写,石牌水映似霞编。
身随船去疑无路,心到湾回别有天。
飞瀑山花迷色眼,回眸江上荡舟千。
三峡大坝
蛟龙横锁捆千湾,发电防洪游乐闲。
坝上斗坪观碧水,闸前飞瀑喷银山。
西江截断风云雨,峭壁催生烟雾天。
两岸穿梭车载客,人流织雾笼峡边。
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仙居武汉后花园,怪石奇峰绝谷潭。
碧水浮云林茂盛,叠泉悬瀑雾清闲。
鸟飞色彩迷双目,蝶舞烟花喷满天。
动感河湾情似蜜,通幽圣境木兰山。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爱在姊归乐平里,我哥回哟子规啼。
柑橘叶绿藏红果,大米皮莹露玉衣。
泉洞离骚流楚韵,诗台擂鼓震沟渠。
赛舟端午龙来拜,照面屈原会有期。
 
黄冈市十大旅游景点
大别山
巍巍大别气相通,峻秀奇珍各不同。
花海芬芳催叶绿,龟峰美醉映山红。
天台九焰燎原火,地岳三尖笔架风。
赤壁春来雁遗爱,天堂尽在一杯中。
天堂寨风景区
中原大别我称雄,傲视群山放眼空。
南北江淮分水岭,东西鄂皖共溪冲。
瑶池荡漾清心月,林海回澜避暑风。
穹谷云来浮丽彩,天堂有路是长虹。
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
高峰笔架著雄篇,故事迷人林雾间。
石刻摩崖观手迹,云开甫堡忆诗仙。
三尖虎啸天飞瀑,一洞龙吟地涨泉。
日落西陵霞似火,老区情景可心田。
 
李时珍普阳观景区
普阳道观越千年,香火熏蒸伏虎山。
思邈真方来济世,时珍本草去医源。
一区特色兴文化,五养修身益寿延。
陆上蓬莱圆旧梦,何须万里觅仙丹。
红安烈士陵园
黄麻圣火点星燃,革命翻开序幕篇。
无数红心温故土,太多热血洒江川。
丰碑拜祭朝天立,场馆思恩阔地宽。
唯有英雄多壮志,气呑日月换新颜。
李先念故居纪念园
高桥故土怀先念,绿水青山育大贤。
薪火扬辉长不灭,烛光闪耀再燎原。
安眠犹在忧沉世,奋起还需乐划船。
君为中华倾毕血,繁荣昌盛慰心安。
五脑山
松涛竹海遍茶花,五脑群山着彩霞。
双虎绵延三世果,两狮对饮一壶茶。
鸳鸯耍戏清潭月,凰凤和鸣幽谷牙。
仙洞甘泉流雅韵,杜鹃紫菊竞风华。
红安天台山
天台佛地尽相禅,爱谷风情云雾闲。
优雅兰花芳遍野,苍茫松柏浪无边。
香山湖醉红枫叶,九焰风痴紫气烟。
  满目流光如逝水,色中三昧有谁参?
英山桃花冲森林公园
吴楚江淮分水天,幽林富氧好休闲。
高峰放眼观风景,低谷躬身戏水泉。
坡醉桃花情烂漫,溪漂皮艇爱流连。
云飞雾绕如仙境,得意如来结善缘。
龟峰山
神龟昂首向蓝天,拔地腾云顿入仙。
古树苍松山涧雾,新云瀑布庙前烟。
乐酣两眼青林海,美醉双眸红杜鹃。
每到飘香观四月,如潮人面比花鲜。
我爱家乡美之魅力黄冈
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望云天,夕照红崖旧浪翻。
问鹤栖霞林赋彩,观荷摇影水留仙。
竹楼夜雨风追忆,睡眼星光梦主编。
毕竟江涛流过去,游人爱把古琴弹。
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
平湖归雁谁遗爱?烟雨一蓑琴岛苔。
江柳摇村风弄影,红梅傲雪露亲腮。
东坡问稼芳菲洒,春晓临皋凤蝶呆。
闹市清幽栖候鸟,荷香水韵胜蓬莱。
白莲河水库
一条玉带连三县,百里苍茫涣彩霞。
灌溉兴渔功万户,防洪发电利千家。
旅游碧水浮山月,航运波光泛浪花。
鱼跃莺歌风写意,村姑迎客泡香茶。
斗 方 山
诸峰罗列势称雄,形似斗方林郁葱。
奇石千姿聆佛道,莲花百态悟尘空。
三思得失今朝雨,几度兴衰过往风。
色彩传神谁作画?添香不熄火苗红。
三角山百丈梯田
  叠似台阶上九霄,谁人种稻受仙邀?
炊烟疑在桃源里,不见村庄见砍樵。
三角山乱石河松枫林
万亩松枫乱石河,青红错落满山坡。
宛如少女含羞脸,泛起云霞送眼波。
罗田十里荷塘
十里香风拂我怀,荷花满目碧池开。
心随曼舞吟风韵,白鹭闻歌入画来。
太白湖
太白湖中隐藻多,轻舟划浪和渔歌。
瑶池倒影如心镜,塔寺流光荡碧波。
麻城五脑山菊花

野生幽谷近山村,四溢清香断客魂。
百态千娇招玉手,云边醉看赏花人。

一阵清风香扑鼻,寻芳喜见菊花开。
层层叠叠随心愿,千手观音展笑来。

貌似天边五彩云,幽香暗送荡心魂。
瑶台会上曾相识,月下徐来是故人。
麻城龟峰山杜鹃花
杜鹃花海胜瑶台,别样娇红映日开。
色引蜂临香醉蝶,贴芯私语梦中来。
英山南武当山
宗道名山南武当,绵延祖脉证隆昌。
龙潭河谷风烟水,吴寨山村云雾乡。
国泰方能兴盛教,民安才可旺朝堂。
身心融入天然景,莫负熙阳一寸光。
 
英山四季花海
流连花海笑生香,四季随风换彩妆。
曲径行吟抒雅兴,魂牵梦绕醉心房。
武穴横岗山
重峦叠嶂卧如龙,江照山尊四面风。
经卷龟驮涅槃石,龙头石刻万年松。
舍身崖秀参禅色,断念心清悟性空。
神庙松香纯又正,泉流云界上仙宫。
武穴希尔寨生态农庄
  生态农庄希尔寨,花香四季问谁栽?
情浓景美心湖醉,一对鸳鸯戏水来。
团风大崎山
悬空绝势大崎山,险秀青幽好景观。
怪石多形迷眼醉,奇峰异态惹人馋。
桃花洞里痴情夜,星月泉中迷梦天。
壑谷风来松伴舞,长虹雨后笑红颜。
团风林家大湾
仰慕林家三俊杰,参观故里彩星陈。
青山有幸眠忠骨,薪火相传照后人。
龙感湖风景区
生态自然多样性,田塘滩港沼湖河。
水清草美风吹柳,芦茂船悠波浪荷。
抬眼空中翔候鸟,低头泽里落天鹅。
云烟淡笼青纱帐,鱼海鸟乡如梦歌。
 
我爱家乡美之锦绣浠川
听张桂梅《锦绣浠川》歌曲有感
一帘锦绣唱浠川,随曲心游山水间。
迎面春风吹景绿,烛光闪耀映红天。
唱不尽浠川美
才唱浠川山水秀,又添新景醉心扉。
北城故事南门月,挂上风筝放梦飞。
情到诗自来
有感情深诗自来,千言万语响春雷。
风随意转心生相,韵雅词神妙笔裁。
浠水白洋河
涓涓纳细白洋长,水库天天发电忙。
鱼浪一河添喜气,稻花两岸吐芬芳。
绵延松海铺青色,疏散枫林秀赤光。
波映田园山水画,人间最美是家乡。
华桂山
一山独拔向天陈,桂树招来李世民。
仗剑除妖天子笑,随缘陪朕贵妃颦。
峰奇林秀温泉粹,石怪河清冷露纯。
千古风流成野话,亲翻此页更传神。
三角山黄溪冲
田园突现新村美,四季风光滑雪时。
昔日砍柴忙活苦,今朝生态旅游痴。
小区望顶甜勾画,大道通心蜜作诗。
往返流连车水转,都称此地我来迟。
清泉镇翟铺花涧谷
世外桃源花涧谷,农家有梦草先知。
新风吹柳千条韵,老树生芽几句诗。
游客湖边随爱走,鸳鸯浪里秀恩施。
  一张山水田园画,您剪流光哪段时?
走马村观景
走马村头把景观,蓝天碧野似桃源。
巴河水唱丰收曲,京九车吟盛世篇。
大道通衢连小院,层楼栉比映清潭。
花香鸟语笛声醉,落日迷霞不下鞍。
走马村观花
走马观花入盛冬,兰芽吐蕊唤春风。
梅香浸透红楼梦,菊韵徐歇紫禁宫。
月季初开张笑脸,牡丹待放露芳踪。
木棉纺雪山茶俏,百媚千娇鸟语中。
秀美走马岗
巴水情倾走马岗,菜花谢幕麦花香。
酒浆青鳝生财久,瓜果油茶致富长。
小伙农耕张笑脸,大妈街舞醉心房。
民风淳朴家和睦,锦绣江南鱼米乡。
游散花石牛山村
石牛昂首向耕田,绿被红峰映碧泉。
莅顶凭亭观沃野,登高放眼望江船。
小楼错落闲居逸,大道通衢阔步翩。
人与百花争俊美,乡村旧貌换新天。
乡路观感
乡路延伸曲径环,走村串户进家园。
扶贫有道方针好,致富无忧政策宽。
如意稻花香万里,开心水果醉千山。
红楼笛脆云霞处,只羡农民不羡仙。
读闻一多
风吹死水泛漪涟,红烛心光照大千。
恨为思乡怀爱骂,哭因忧国寄情燃。
鼎新笔似青锋剑,革故文如破浪船。
视死如归彰本色,杜鹃泣血映长天。
题金螺湾养老公寓
傍水依山播福音,伤残老树沐甘霖。
荷花夏季倾心诉,翠鸟秋天悦耳吟。
遥望凤栖归故里,沉思禅悟隐丛林。
人间有爱千家暖,喜看金螺紫气临。
闻一多纪念馆
千年佛地换红装,赤子一多才敢当。
红烛星光传不熄,众生普度溢心香。
浠水县博物馆
依托文庙赋新魂,历代传承善保存。
见证兴衰明史理,西流河水洗红尘。
马垅福主万年台
今生前世万年台,唱过清朝演未来。
惟妙惟肖说故事,不觉入戏释情怀。
游三角山
神工鬼斧造三尖,曲径通幽览大千。
信步山中迷雾里,心开处处是云天。
浠川八景
  浠川八景已非存,怀古玩幽何处寻?
宋代禹偁诗句里,时光再现也迷人。
浠河春景
两岸轻风飘柳絮,蒙蒙烟雨醒花枝。
一河倒影弥春意,燕子呢喃入画迟。
天下第三泉
  曾流峭壁味纯甘,谁把茶潭此处安?
身伴浊江清自爱,陆评天下第三泉。
游白莲河水库
迎波逐浪鳞光闪,山水连天一色青。
夏日清心风正好,凭栏极目彩云轻。
题策湖国家湿地公园
策湖片片连江水,芦茂荷香鳜鲤肥。
点将台前翻旧浪,蝉鸣鸥唱鹭群飞。
策湖怀古
当门一派水云明,西塞山回战鼓声。
候鸟年年栖又去,周郎点将浪涛评。
巴河望天湖
繁星月落望天湖,莲藕多心好特殊。
代代名人生此地,一湾乳水育贤儒。
鄂东滨江新区
黄黄两地建新区,企业群飞入阵图。
浪漫长江添秀色,一多含笑望天湖。
吟散花洲
江流雅韵唱丰收,棉似平云映白秋。
湿地芦幽栖候鸟,策湖鳜美泛渔舟。
新区漫卷宏图志,故道频添创业楼。
四海连通桥路畅,芳菲洒落散花洲。
洗马红龙果扶贫基地
为啥搭棚拼命干?红龙果熟透心甜。
扶贫四季增收益,梦里温床冒嫩尖。
汪岗梅梓山
好戏连台开庙会,踏青祈福冠乡魁。
小家碧玉扬名远,民俗清纯酒一杯。
望婆井
包公掘井溢甘泉,媳望婆婆早日还。
马后生怜兴庙宇,千年薪火孝心传。
寒婆岭
千年薪火孝心传,犹忆婆婆大雪还。
喜看今朝寒岭上,花开四季艳阳天。
泰春山望江石
望江石上望江天,一半红尘一半蓝。
返照回光观自性,叮咚泉水奏清弦。
乡村路上
一路斑斓满眼秋,橙黄赤紫画丰收。
阳光总是随心照,秀美乡村诗伴游。
乡路弯弯
山青水秀路弯弯,富道连村万户欢。
笛奏兴农交响曲,扶贫产业进田园。
秋日荷塘
旧梦依稀忆绿装,花红似火泛荷塘。
秋风谱写丰收曲,藕唱金歌满畈香。
秋收赋
秋收喜悦溢乡村,仓满黄金酒满斟。
竹舞窗前摇月落,枫红屋后醉谁心。
谷雨秧歌
声声布谷闹耕耘,巧手插秧编绣春。
为了每天三顿饭,弯腰种下一襟尘。
竹瓦张茅村桃花园
心弦伴履赏桃花,一片羞红灿似霞。
闭眼方知身化蝶,情思入梦忘回家。
丁司 孟家冲
桃花开遍孟家冲,恰似丹霞染岭红。
那是英雄鲜血化,五星闪耀映长空。
长岭岗村傅家湾
裙连胜景斗方山,新造田园居养闲。
池水风光心映月,骑牛吹笛白云间。
绿阳丁山村
烟峰小鸟唱清纯,绿水长流四季春。
镶嵌丁山珠闪耀,深藏不露富强村。
汪岗南凉亭村
扶贫精准家家乐,道路连心户户通。
种植养耕奔富裕,爱婴尊老好民风。
散花石牛山村
眼饱石牛风景美,花香鸟语醉心扉。
农家小院随心落,文化兴巢引凤归。
窑上咀村
绿掩天台窑上咀,红楼小院映池辉。
欢歌笑语田园里,一抹斜阳不忍归。
万人迎新春健步行
秧歌扇舞添春意,万众迎新健步行。
向日花开山水秀,和风拂面柳青青。
题洗马中学《骓鸣》校刊
育李兴诗韵,骓鸣结善根。
马嘶声万里,鲤跃到龙门。
寄情于景 诗韵生活
武汉东湖听涛景区
湖边老柳摇新韵,水映春光未了情。
一路观鱼鱼看客,眼波传意听涛声。
武汉东湖绿道
百里环湖迷彩影,水光潋滟惠风淳。
花开四季心相似,难辨新颜与故人。
夜游武汉园博园
花灯应景彩千条,欲与瑶台试比招。
湖映星空风秀色,天人浪影一般高。
游黄山
奇松怪石伸天外,雾海虹涛入画来。
百步云梯登雅韵,光明顶上把诗栽。
游黄石团城山公园
湖光山色迷人眼,漫步羊肠别有天。
追摄花间飞蝶舞,残红依旧梦缠绵。
参观鹞落坪红二十八军纪念馆
犹忆红军化杜鹃,燎原星火遍山川。
丰碑鹞落坪中立,革命精神代代传。

绿伞撑开是我家,青春永驻好年华。
扎根石壁风生水,倒影泉边月伴花。
壑谷云来观丽彩,长天雨过见虹霞。
一身傲气传千古,阵阵松香似淡茶。

剑影争风竹子家,宁弯不折展英华。
虚怀守节青丝叶,破土凌云白玉花。
拂晓鸡鸣披露水,黄昏日落伴虹霞。
清泉洗净南山月,淡泊空名五岳茶。

寒香阵阵到谁家?化作灯笼炫丽华。
屋后枫虚风落叶,窗前梅傲血生花。
曦光映绿添晨色,烛影摇红醉晚霞。
一点灵犀春不老,浓情煮雪半壶茶。

邀风起舞迎归燕,借雨催生不畏寒。
独自芬芳千万里,枝枝入梦半生缘。
探春
哪来一缕沁脾香,拂面春风绿满窗。
未见花开疑似梦,幽兰院角散芬芳。
赏春
水秀山青云自在,呢喃声里燕归来。
寻芳一路吟清韵,如意心花次第开。
惜春
鲜花竞放满枝头,立夏徐来渐次收。
我欲留芳春已去,偷藏美景梦中游。
雨思
窗外狂风暴雨频,鸟儿何处可藏身。
鸟人换位谁如意,灾后平心问鸟人。
雨后
夜雨淋湿几句诗,晓来晒晒感觉迟。
风儿淘气翻开看,小鸟依人句句痴。
入诗
字改千回诗有味,不觉入画赏芳菲。
谁知一夜匆匆过,心在其中伴鸟飞。
问风
风儿为啥到人间,无影无踪为哪般。
来去来回来又去,空无空有又空还。
晨 悟
鸡鸣破晓禅犹坐,极乐莲花落梦轻。
踏遍三山云自在,和风细雨洗虚名。
微波闪闪照良辰
春风戏浪鸳鸯舞,吻破清池碎月银。
一缕晨光披彩梦,微波闪闪照良辰。
鸡年情人节
雄鸡一唱催春醒,骚客玫瑰又梦萦。
心雨潇潇随爱洒,暗香阵阵醉卿卿。
  情人节玫瑰花
每遇今天都涨价,名花有主落谁家?
一帘幽梦香飘去,只见枯枝不见花。
钓鱼感赋
挥竿垂线钓心贪,让你闻香嘴就馋。
  难耐一餐食果腹,魂消头断有谁冤?
题湖北大学同学麻城聚会
多年离愁花白鬓,那是相思在写真。
耳畔沙湖声戏浪,杯中故事醉童心。
题湖北大学同学宜昌聚会
同窗卅载聚宜昌,牵手同游惜寸光。
一往情深藏不住,童心陶醉稻花香。
祝贺中国好人网成立十周年
十年好事坚持做,万里帮扶万里歌。
化雨春风吹大地,感恩热泪汇成河。
贺乘马岗诗社成立
乘马岗开杏李花,黄麻圣火染红霞。
今逢盛世吟丰韵,物华天宝唱我家。
乌骨黑鸡汤
古方药食黑鸡汤,未近先闻阵阵香。
举世珍稀为极品,自温拉罐美名扬。
教师节题赠万玉霞校长
常青树下浇心血,桃李芬芳果满园。
三尺讲台传道义,一支粉笔绘乾坤。
教师节题赠王晓静校长
三尺神坛育李桃,言传身教一肩挑。
满园硕果浇心血,万绿丛中分外娇。
题爱歌养蜂人周丛革
蜂鸣蝶舞开心曲,律动催开满院花。
莫笑平民歌有梦,迎春燕子到农家。
沉痛悼念李文亮医生逝世
雷炸一声诗梦醒,千言难悼李医生。
为民吹哨身先逝,万众回恩来送行。
木兰天池
一池碧水洗天清,四面风光入画屏。
漫步羊肠随曲畅,飞山索道悟空惊。
漂流激荡柔情浪,动感摇扬欢笑声。
薄雾轻笼心写意,彩虹浮现梦回萦。
题凤栖山
文墨飘香引凤栖,韩潮苏海学为梯。
书声传到云天外,惊醒高仙送彩霓。
船载火车过琼州海峡
火车分节坐船床,海口海安轮渡忙。
一叶飘洋惊日月,琼州峡面泛荣光。
中秋夜
一轮圆月照清幽,枫染层林写片秋。
 泉水叮咚风尽意,孔明灯火寄谁收?
中秋节观钱塘潮
谁卷千堆雪?雷霆万马奔。
潮来如壁倒,浪去鸟惊魂。
吟小草花
野外寻情趣,才观小草花。
含羞萌似露,憨笑灿如霞。
伏首无人问,抬头有客夸。
书名查不见,默默展风华。
庐山雾凇
冰花成玉海,游雾织云闲。
梦里常青秀,随缘日月间。
枫叶恋
如霞染透山,貌似在天边。
泉水叮咚响,谁知唱断弦。
桃花情
若等桃花落,相思悔满坡。
情浓花更艳,化蝶去穿梭。
桃花雨
桃花羞涩脸,朵朵惹人呆。
忽地争春雨,相思湿我怀。
窗台喂鸟
窗台喂鸟行,人善鸟知情。
不是观墙画,人来鸟不惊。
画  梅 
心中描骨气,墨水渡青花。
傲雪吟风韵,飘香到万家。
 
怀念李文亮医生
您在
哨声过后 离去
请在
呼唤声中 归来
您的哨声
叫醒了
沉睡的 地球
吹去了
皑皑 白雪
露出了
赤诚的 心
我们的呼唤
回应了
深幽的 山谷
激荡了
民族 灵魂
还给您
迟到的 春
禅宗祖庭诗小辑
少林寺
丛林御建敬缘中,几度兴衰过往风。
一苇渡江登彼岸,九年面壁证虚空。
延绵祖脉穿云雾,清澈溪流绕雪松。
武道文山通四海,如来少室撞禅钟。
二祖寺
禅来无相驻司空,圣境清幽飘渺峰。
断臂从师真悟道,舍身弘法假装疯。
居高不傲擎天柱,莅顶抒怀迎客松。
曲径环山藏妙义,佛前礼拜把身躬。
三祖禅寺
观音摩壁西来意,三代禅开天柱峰。
钟鼓声传山谷外,菩提法现塔心中。
执着不住门前水,清静常随庙里松。
古韵新颜香火旺,松涛缘起祖师风。
四祖寺
四祖兴禅破额头,大医唐敕御名留。
毗卢塔里菩提憩,灵韵桥边碧玉流。
雾笼心田云雨地,花开彼岸木兰舟。
多年隐忍終成道,身化清风千载悠。
五祖寺
御赐禅林大不同,通天有路上莲峰。
崖生涧瀑虹思满,心冒山泉钵悟空。
望月讲经千丈石,躬身得道一盘舂。
威严殿宇香音绕,身似青檀愿似钟。
南华禅寺
宝刹兴衰几度春,虚云重建塑金身。
黄梅得法藏经义,现世曹溪播梵音。
静坐参禅生智慧,行修顿悟入空门。
一花五叶开心果,客到钟鸣震古今。
清明禅韵组诗
清明
细雨涕零心上泪,梨花飞起寄哀思。
香烟袅袅随风意,难诉清明尽孝迟。
清明桃花泪
桃花洒落一湖愁,凝望浮红顺水流。
哪有长年娇不谢?几珠热泪上心头。
游三祖天然禅寺感赋
暂借青狮览大千,好将风物遣豪端。
长江浪簸忧时客,京九车吟盛世篇。
普法堂中香火旺,听泉山外白云闲。
 飞红乱舞迷人眼,路出羊肠入洞天。
益林精雕佛像
精雕细刻塑金身,乘坐莲花进庙门。
表法千姿挥玉手,传神百态度红尘。
忧愁快乐凭观念,地狱天堂附愿心。
放下方能得自在,缘随因果似行云。
青狮山
泉流祖脉越千年,趣事奇闻遗满山。
美景天然人未识,风痴云醉不思还。
清泉寺
法传千载度红尘,一股清泉醒世人。
陆羽羲之常作客,东坡流水向西奔。
慈慧寺
老庙荒芜落县城,新颜一夜破天惊。
往生极乐西方愿,慈慧双修福地耕。
师谷胜乘寺
观音送子拜神山,风雨犹存历世年。
一片心清香四溢,何言烦恼到身边。
灵惠寺
炎凉世态历兴衰,守住青山拜佛台。
罗汉堂中参妙义,门前城景竟如来。
天求禅寺
天求悟道证菩提,环视浠川放眼低。
日落心留空寄恨,朝来晨露净痴迷。
四祖平安禅寺
独居山顶伴云霞,四面村庄笼雾纱。
因果轮回谁笃信,缘来峭壁也开花。
白鹤寺
法马山幽栖白鹤,蒸腾紫气罩心河。
钟声隐约云天外,迷鸟寻声听佛歌。
普度寺
西塞山边江水浊,超然普度佛前清。
众生平等无高下,钟响心空道法明。
心里有激情 诗歌才奔放
我爱康乃馨
一直在我的心里
你总是甘醇 绵长
就象陈坛老酒
藏不住 心里飘香
 
我愿做一只蜜蜂
躺你怀里 醉到天亮
感受你的温柔
进入你的 梦乡
 
 
 
 
 
 
 
我在月湖等着你
天蓝蓝啊草绿绿
月湖风景真秀丽
水映山来山傍水
引来野鸭湖中栖
 
云淡淡啊风徐徐
这里湖水也醉你
北城新区新气象
人民生活甜蜜蜜
 
情深深啊爱依依
湖边牵手不分离
树上鸟儿成双对
我在月湖等着你
 
武汉加油!抗击新冠肺炎组诗
万众一心战疫情
新冠肺炎大流行
人心百态现原形
来势汹汹势不减
天昏地暗摄心魂
 
五星红旗闪闪亮
照妖除魔不留情
一级响应顺民意
一声号令万马奔
 
坚决打赢攻坚战
党政军民齐上阵
千家隔离听指挥
万众一心战疫情
 
医护舍身为百姓
件件白衣裹红心
救死扶伤 120
快点快点叫不停
 
顶顶警帽挡风雨
拦停放行听命令
保证维稳无日夜
全员出动为人民
 
中国速度火神山
新建医院十天成
保家卫国彰本色
武汉来了子弟兵
 
一方有难八方援
全国援鄂见真情
众志成城无不胜
梅红似火送瘟神
最可爱的白衣天使
新冠肺炎  夺命离奇
防不胜防  如蚁溃堤
武汉扩散  湖北紧急
迅速蔓延  全国各地
党在召唤您
人民需要您
您毅然离家  奔赴前线
放弃了蓝天下的  自由呼吸
 
您不畏被传染  贴近病人
温暖了病床  温馨了空气
不知您是谁  知道您为谁
口罩遮不住  您善良美丽
 
您为了救活别人
不怕牺牲自己
让我们读懂了
生命的意义
您从四面八方
驰援荆楚大地
战斗在第一线
谱写了一曲  爱的旋律
 
您为了大家舍小家
坚强无惧  前赴后继
让中国赢得这场战疫
让阴霾散去  春回大地
 
您是最可爱的  白衣天使
人民永远  记住您
遇瘟神
黑云压顶摄心魂,武汉妖风扫巷门。
滚滚长江声溅泪,红梅傲放雪迎春。
避瘟神
一股邪风来势劲,关门空巷避瘟神。
自生自灭随冬去,且看春归何处存?
战瘟神
阳光总在暖心时,号令声声万马驰。
任尔狂风掀巨浪,伏魔剑仗五星旗。
送瘟神
天地难容人共愤,一堆篝火送瘟神。
花开四季春常在,紫气东来浩荡恩。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我站在晨风中的井冈山巅
按捺不住九曲回肠的情啊
诉说着泱泱中华 沧桑巨变
 
1949年
有一位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一声呐喊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此 推翻了三座大山
抛却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抗美援朝 让全世界震撼
 
农业学大寨 铁锄开荒山
工业学大庆 炼钢建家园
农林牧副渔 全面发展
工商经贸 全球相连
科技腾飞 两弹一星上蓝天
贫穷落后成为过去
繁荣昌盛 我们阔步向前
 
改革开放春风暖 城乡旧貌换新颜
座座高楼平地起 蛟龙入海逐浪翻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康庄大道 越走路越宽
 
君不见 长江巨龙腾飞起
黄河昂首 带笑颜
 
君不见 科教兴邦 大学林立
量子通讯 5G网络 全球领先
 
君不见 电子支付很方便
网购快递到门前
 
君不见 神舟奔月风万里
嫦娥从此不孤单
 
君不见 两岸猿声啼不住
三峡大坝锁千湾
 
君不见 奥运圣火鸟巢燃
世界赞美中国篇
君不见 高铁穿梭忙织网
千里之遥一日还
 
君不见 港珠澳大桥连心愿
一湾碧水映月圆
 
君不见 旅游休闲成时尚
五岳三江 乐滔天
 
君不见 长城留住秦时月
春风又度玉门关
 
君不见 共享经济发展快
人民生活比蜜甜
 
2013年 反腐倡廉
依法治国 执法从严
老虎苍蝇一起打
全国人民 齐称赞
 
精准扶贫同致富 从严治党不心软
携手同织中国梦 一带一路共发展
 
2019年 真的不平凡
霸权兴风贸易战 独派跳梁欲乱天
打铁还需本身硬 面对豺狼敢亮剑
大海航行靠舵手 跟党航行不翻船
 
母亲啊 中国
今天是您70周岁生日
是您 让我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是您 把繁荣昌盛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今天
56个民族 高举酒杯
共同祝福您生日快乐 健康长寿到永远
 
我爱您 中国
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您
我要陪您飞越千山万水
万水千山
 
 
 
写诗莫怕丑,怕丑莫写诗
——章清志谈写诗的苦与乐
 
4月30号,王香元大姐把她刚写的一首七律《一多颂》发给我,拜读后,引发我心潮波澜。今年是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我是否也拼凑几句,以示后学的缅怀和悼念。
于是,当天晚上,我写了一首七绝《忆闻一多》。
5月1号早上五点开始写七律《颂闻一多》,写来写去都不满意。这个时候才回头看闻一多先生的作品,网上搜资料,再反复修改十几次,还请教老师,弄得我一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快把自己折磨成精神病了。于是,我计划不再写了,罢、罢、罢,要命不要诗,可以定稿了。
下午,回想闻一多先生为了查证一个“鸿”字,仅参考书目就有51种、72处以及多种外语和方言、俗语佐证;他那严谨治学的精神感染了我。我是否还可以写得更好,才能够对得起闻一多先生!把现在平庸的诗歌再写好点,缺什么?缺对闻一多先生的感情。
闻一多先生说过:“诗人胸中的感触,虽到发酵的时候,也不可轻易放出,必使它热度膨胀,自己爆裂了,流火喷石,兴云致雨,如同火山一样——必须这样,才有惊心动魄的作品。诗人总要抱着这句话做金科玉律:‘可以不作就不作’”怎么办?我马上找感情,打电话给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的原副馆长朱兴中先生。他在纪念馆工作近二十年,读了闻一多先生很多文章,纪念馆拿出的关于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很多就是出自他的笔下。我与他交流闻一多的事迹,才发现什么叫感情。他介绍闻一多先生时居然带着泪花,还发一些他写闻一多的文章给我看,尤其是《泣拜闻一多先生》。我被感动了,体会到,对闻一多了解越深,感情越深,马上对闻一多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即兴改写原诗。尽管改了还是不尽人意,但是,诗歌里已经融入了我对闻一多先生深厚的情感,诗歌也多了一份感染力。
本来已经改好了,定稿了,当我再次搜闻一多的文章读的时候,《死水》、《洗衣歌》、《忆菊》、《口供》、《红烛》、《七子之歌》等诗歌透出来的爱和呐喊,深深地震撼了我,“救苦”、“为民”等词语直接从心里蹦出来写进了诗歌里。有了闻一多精神的冲击力,所有的修饰词都没有力量,直白变成了直接的力量,那就是情到深处直接喊。
再检查,又发现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戴着脚镣跳舞”的问题,感情有了,平仄和对仗欠缺了,需要按照格律要求去写,需要再改,于是,我把所有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好,平仄韵律呀,对仗意境呀,主题与各部分的联系呀,怎么样把字词用得更到位呀,还有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怎么样充分体现出来呀等等。我明白,闻一多先生很多方面值得我写,但是,在有限的几句诗歌里,我只能写闻一多先生那爱国为民的不怕死的精神。
最后,我再次检查发现,写闻一多的诗歌,也适合泛指别人,没有体现出闻一多的个性。于是,我最后还得修改,需要写闻一多的独特品质,只适合闻一多,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适合诗的内容。
于是,我就多次把写好的诗歌发到几个诗群里,发给几位老师,就是把丑拿出来给大家看,最后写出了下面的诗歌;
颂闻一多(坡底韵)
学成回国为千家,红烛之光醒世华。
死水洗衣歌带泪,口供忆菊笔生花。
诗将热血浇残日,画绘红光映早霞。
七子之歌如愿了,迎回港澳品新茶。
忆闻一多
笑看潮头唱大风,昆明拍案炮声隆。
今逢盛世和平日,烛影摇红忆此公。
我心里明白,因为坡底韵的限制,七律诗局限很大,没有写出诗的语言,想改都难。我想听听高人的意见,又发到诗词群里,居然没有一个人指导我,最后,终于有一位萧尘老师主动加我微信,点拨我需要重新用诗的特有语言写闻一多。他说,看到我写作的精神感动了他,他看到群里没有一位老师发表评论,才善意提醒我。
到昨天晚上11点多,我在微信里与杨习和老师交流写诗的体会,他的意思是写诗不要管人家看不看的懂,想法怎么样,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就可以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细品闻一多诗歌,发自内心有了情感,提笔一口气写出《读闻一多》,今天早上修改以后,就是这般模样了:
读闻一多
风吹死水泛漪涟,红烛心光照大千。
恨为思乡怀爱骂,哭因忧国寄情燃。
鼎新笔似青锋剑,革故文如破浪船。
视死如归彰本色,杜鹃泣血映长天。
写到这里,虽然两三天时间,我修改了几十次,还算不上好诗,但我觉得自己在进步。我终于明白了一些写作道理,怕丢丑永远不会有进步,把丑丢尽了,以后才没有丑。好诗不做作,做作无好诗,好诗也不是随便写出来的,情到诗自来,是灵感的激发、字词句的推敲和锤炼,更需要真实感情的升华!
闻一多先生对写诗总结为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么多人在写诗的过程中与我一样,享受着创作过程中的苦与乐。
写诗是自讨苦吃,可以把一个正常人变得不正常了。但是,写成以后,又自得其乐。如果让我总结写诗的一句话是什么?
写诗莫怕丑,怕丑莫写诗!
如果再总结一句话是什么?
正常(写)无好诗,好诗不正常(人)。
 
2019.5.2 
借水浇花
——戏谈学诗心得
 
写诗,是一件难事。闻一多先生论诗将其比喻为“戴着脚镣跳舞”。为什么这样说呢?在简短的几句文字里,需要表达太多的内容,有平仄、韵律、甚至对仗要求,遣词受到很多局限,而且,不是想写就可以随便写好,需要等到有灵感和激情的时候去写才合适。闻一多先生又说:“诗人胸中的感触,虽到发酵的时候也不可轻易放出,必使它热度膨胀,自己爆裂了,流火喷石,兴云致雨,如同火山一样-----必须这样才有惊心动魄的作品。”如此说来,写诗又似乎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今天就好像遇到了,但仅仅是感触,绝非惊心动魄的作品。
今天,在“梅苑逸韵”微信群里,我看到王香元老师唱和熊文祥老师的《吟小草花》一诗,心有感触,吟诵再三并收藏了我心中敬仰的两位师长大作。同时,读着读着,我的感触似乎也在发酵、膨胀,爆裂成下面这样:
次韵《吟小草花》
野外寻情趣,才观小草花。
含羞萌似露,憨笑灿如霞。
 伏首无人问,抬头有客夸 。
书名查不见,默默展风华。
附熊文祥老师原作:
小草生贫院,春归也作花。
因红才入镜,倚绿欲成霞。
株矮名难问,芳研俗未夸。
东邻多李杏,惯会秀风华。
 
诚然,我只是东施效颦,其文字功夫,尤其是意境与两位师长不可相提并论,自知下里巴人。不过,感恩熊老师,这是我借了他的水,浇开自己的花。借水浇花就是我学诗的心得。
我学诗,认真地揣摩着闻一多先生论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一、音乐美
主要是用到诗词格律规定的平仄和韵律,读起来非常顺口押韵。我关注了“诗词吾爱网”微信公众号后,下载了“诗词吾爱”相关软件,经常对照平水韵、新韵等要求检测所写作品,次数多了也就熟悉了一些写诗的规则,还可以通过网上浏览器搜索字词拼音参考。“流畅不一定是好诗,好诗一定很流畅”,说的就是音乐美。我每次写完诗,总是反复读很多遍,需要读得越快越顺口为止,如果发现哪里有拗口的字词,哪怕再好,也一定换掉。我平时喜欢唱歌,发现歌里有诗的韵律和意境,诗里也有歌的旋律。诗与歌是相通的,给人同样的音乐美。
 
二、绘画美
说的是形象和意境。这是反映写诗层次高低的主要方面,需要通过诗的字词句篇表达出画面来。我们不能只追求华丽的词语、巧妙的比喻和尽情的夸张,而忽视最根本的事物本质和独特性,以及自己托物寄情表达的思想和道理。每读一首诗,从第一句开始,我都能想象成一个画面,随着词语的变化,画面也在变化,最后拼图成一个完整的动画片。读诗就是要琢磨作者的心意。因此,学诗需要多读多写多悟。
 
三、建筑美
所谓建筑美,好比建房子一样,需要有各种风格、构架和联系。房子漂亮不漂亮,看看就知道;能够用多久,时间知道。诗歌美不美,读读就知道;能够传多久,时间知道。写诗需要通过四层次的形象,充分表达主题的意境,字词句篇都是一个有机的巧妙结合体,没有半点断开,这跟建房子是一样的道理,因此称为建筑美。
 
诗歌分为四层,绝句这样分:1、第一层:起句(第一句);2、第二层:承句(第二句);3、第三层:转句(第三句);4、第四层:合句(第四句)。律诗两句为一联,分四层:1、第一层:首联(1、2句);2、第二层:颔联(3、4句);3、第三层:颈联(5、6句);4、第四层:尾联(7、8句)。写诗可以天马行空,自由想象,但是,需要象散文那样,形散神聚,扣住主题。
 
结合前面我次韵熊老师的《吟小草花》作剖析,我个人认为需要根据题目分四层写出小草花的本质特性,自然地寄情于景,托物寄思,让读者悟出道理来。
 
第一层:序幕(藏话,一句话顶很多句),缘起展开。“野外寻情趣,才观小草花。”1、形象画面:去野外踏青,寻找不同于一般的、没有体验过的野趣,有这样好奇的想法才去看小草花;2、意思:小草花以前不入眼,现在才想看看。
 
第二层:承接第一层继续深入具体细致地展开描述,“含羞萌似露,憨笑灿如花。”1、形象画面:不同的人想到的不一样,这才是禅意体现出来的诗味,这里体现用字用词的魅力:含羞-萌-露,憨笑-灿-花,给人一定的想象空间;2、意思:小草花太美了,令人惊喜。
 
第三层:需要转折一下,接着第一层和第二层继续深入描写的同时,需要往后面表达的意思方向去写,不能脱节,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伏首无人问,抬头有客夸。”1、形象画面:小草花没有露出叶面的时候,没有人关注她,露出漂亮花来的时候,游客都赞美她;2、意思:低沉消极(伏首)的时候,人们避之;积极向上(抬头)的时候,人们赞之。这句承接前面两层意思的同时,由景开始转向情,情景交融,为后面第四层情的升华作铺垫。
 
第四层:总结,升华,画龙点睛,好比把水烧成水蒸汽一样,把有形的景升华到无形的情(精神)的层面。“书名查不见,默默展风华。”这需要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句说,小草花是查不到的无名花(形);后一句说,这样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小草花在默默无闻地展示着与生俱来的优雅和美丽(神)!作者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通过拟人的方法,让小草花充分表达出来了!
 
我在这里谈的是写作道理,实际我写的仍是词不尽意。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说,他也能够想到这些形象画面和意境,就是表达不出来。其实,写诗不全在诗里,也在诗外,除了必备的诗词基础知识和文化功底以外,更多的是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世事洞明皆学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诗意就是心意,心与诗是相通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就能够写出什么样层次的诗歌。因此,写诗需要人生修为。
 
至于说用字用词,可以借助手机浏览器等查阅。比方,我写最后一个“华”字,需要什么词好呢?在浏览器里输入“华的词组”,结果就出来了。我根据相关词语解释,就选择了“风华”,觉得这个词最适合,我需要这样借!
 
写完诗以后,需要把诗发给诗友们看看,请他们提意见,可以从不同角度检测出不足,以便再次修改。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把这个感觉按照自己的想法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行。有人反对直白,这个需要视情形而定,有时候“情到深处直接喊”;也不要迷信过多的含蓄,诗需要含蓄没有错,但是,“好诗不做作,做作无好诗。”那些名留千古的诗篇,都是老百姓容易读懂的简单诗;没有感觉就先放一下,等有感觉的时候再写。我有灵感和激情的时候,写诗会一气呵成;缺乏灵感和激情,一首诗歌往往需要改几十次,这就是写诗的现实。诗海无涯,需要活到老学到老。
 
我学诗,一直靠借:借闻一多“三美”,写诗有了标准;借网上查阅名人名诗,剖析其中道理;借“诗词吾爱网”,学习平仄韵律;借网上查阅字词,用词恰到好处;借微信向老师学习、与朋友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师友们);借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体会禅意;观景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
 
让我们一起大胆地去借水浇花,让我们的诗花开得更加鲜艳吧!
 
用“三本”理论指导诗歌创作
的体会
纵观古今,创作一首诗歌,尤其是一首好诗歌,不仅需要具备诗歌要求的基础知识,如格律诗的平仄韵律等;更需要有较高的文学功底,如写散文那样的跳跃性思维、形散神聚,写文章那样的谋篇布局;还需要较丰富的人生阅历;需要有灵感、悟性等等。因此,写诗不易,写好诗更难。
 
为了让我这样初学的人写诗难变得写诗易,我总结并运用写诗的“三本”理论指导诗歌创作。
 
我总结的写诗歌的“三本”是:观本质、写本心、现本色。
 
观本质:就是观察事物的时候,需要细致入微,鞭辟入里、去伪存真、知微知彰。
 
写本心:就是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出来。不同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只写自己独特感悟,哪怕是片面的。
 
现本色:写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彰显特色,不能让写这里的诗歌可以套用在其他地方。修改的时候,本色不能丢,哪怕律诗牺牲了工对,宽对也行。
 
下面,我以自己写的《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和《黄鹤楼》这两首诗歌为例,浅谈“三本”创作构思。
 
一、观本色
如何用56个字的七律去表达几百甚至千字才能够表达的内容呢?这就是写诗的艺术所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观察出事物本质,抓住一点放大,象漫画那样的夸张特写一样。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本质是什么?黄鹤楼的本质是什么?很简单,从名称就看出来了,都是需要表达文化和美景。不同的是,屈原故里需要侧重从人的角度去表达爱国情。黄鹤楼需要侧重从楼的角度去体现武汉的情景。
 
写屈原故里,需要了解诗外的资料:历史渊源,景点来历,如秭归和子规鸟、照面井、擂鼓台、诗台、读书洞、玉米三丘等所有故事传说。还需要对屈原本人的经历、历史地位、思想、作品、成就等个人资料详细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自然会发现写屈原故里需要侧重写爱国情,这就是抓住本质了。
 
写黄鹤楼,需要了解黄鹤楼的历史过程、地理位置,思考她为什么今天能够成为湖北省的名片。她的本质就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现在的繁荣昌盛。而崔颢的那首千古名诗,就是黄鹤楼的名片。我紧紧抓住这两点本质写诗歌,相信不会错。
 
二、写本心
在全面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以后,我的心需要进入到景中去体会情,寄情于景,寓景生情,让那些景观和故事感染内心,从而会产生感觉,这就是灵感,可能稍纵即逝。马上写出这种感觉,哪怕是片面和错误的。有时候我在梦中有诗歌意境,半夜里起来写诗歌,写出自己内心的这种感觉,这就叫写本心,非常纯洁,一尘不染,没有任何添加剂。因此,写出的诗歌我觉得清新靓丽、超凡脱俗。我尽管还没有写出这种境界,但是知道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当我通过景点故事,感受到屈原的爱国情以后,仿佛自己就是屈原。当我站在黄鹤楼想到崔颢的诗意和今天的情景产生的巨大变化的时候,体会到了崔颢当时的心情,自己内心的爱国情油然而生。因此,如果没有这样的内心触动和写诗冲动,很难想象如何去创作具有精气神的诗歌。当然,我写的诗歌也没有自己所说的这样的精气神。
 
三、写本色
本色是什么?简单片面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色。
屈原故里的本色需要抓住几个景点故事和端午节这些关键点。黄鹤楼需要紧紧抓住崔颢的诗意和现在武汉的城市变化这两个关键点。放大这些就是特写,就能够写出了精气神,写出事物的本色。
 
虽然我写的所有诗歌没有一首称得上好诗,但是,我通过探索和实践,运用自己总结出来的“三本”写诗理论指导自己创作诗歌,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我希望把这种方法告诉更多与我一样初学写诗歌的朋友们。
 
下面,献丑了,我拿出这两首诗歌并简单剖析“三本”创作构思:
 
(一)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爱在姊归乐平里,我哥回哟子规啼。
柑橘叶绿藏红果,大米皮莹露玉衣。
泉洞离骚流楚韵,诗台擂鼓震沟渠。
赛舟端午龙来拜,照面屈原会有期。
 
简单剖析:
1、前两句是首联,拉开了序幕。第一句表达秭归乐平里是屈原出生的地方,屈原爱国从这里开始。第二句模仿子规鸟(即秭归鸟)的叫声“我哥回哟”来表达人们对屈原的呼唤。把屈原的爱国和人们爱屈原的两种感情,展现出来。
 
2、第三第四对句是颔联,深入地去写。第三句写出了秭归现在的农业特产柑橘,其中写红果,就是寓意秭归藏着红色的爱心。第四句写的是典故,屈原当时种的稻子居然感恩成为白玉一样的大米。这是爱感动天地的故事。表面写的是秭归的景,实际寄托了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第五第六对句是颈联,是转折句,承上启下。第五句写屈原当时的读书洞,写他的作品离骚流楚韵,道出他奋发向上的历史经历和成就。第六句通过写诗台、擂鼓台景点故事,寓意屈原横眉冷对千夫指和忧国忧民的精神面貌。
 
4、第七第八句是尾联,需要画龙点睛。第七句写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特立端午节并通过赛龙舟来纪念。谐音通过龙舟的龙字,来表达对屈原最高的尊敬。第八句写照面井的故事,照面“二字”,一语双关,表达人们呼唤屈原回来的真挚感情。表达爱国会受到永远的期盼、尊重和爱戴。
 
(二)黄鹤楼
芳草萋萋在眼前,临江绝顶望山川。
如花傍晚灯光织,似锦清晨色彩编。
崔颢题诗惊日月,诗仙把酒醉空天。
白云千载情难舍,绕鹤栖身那瓦沿。
 
简单剖析:
1、前两句是首联,第一句回顾唐朝诗人崔颢的千古名诗《黄鹤楼》中的草木茂盛景色,勾起人们对黄鹤楼的美好回忆。第二句写站在黄鹤楼上游览,写黄鹤楼所处的临江的最高点,寓意站得高看得远。
 
2、第三第四对句是颔联,写站在黄鹤楼所看到的眼前的武汉城市景色,如花似锦,展现时代进步。
 
3、第五第六对句颈联,回顾崔颢和李白对黄鹤楼的情怀,这是怀古与前面写武汉形成鲜明的时代对比,强烈对比出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需要好好珍惜。
 
4、第七第八句是尾联。与首联呼应,回归崔颢的名句,特写情,充分放大。构筑整个武汉从古到今的历史变化和热爱武汉、热爱祖国的情怀。
 
我认为写诗歌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每一个字都重要,就象建房子的砖瓦。特别是关键字词句的运用,就象房子的立柱,能够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往往一首诗歌里有一句或者两句好句子,如“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一句,就可以千古流传。需要作者去细心体会。
 
我写诗歌的时间不长,只有两三年。但是,我感悟很深,边学边写边总结,最后发现写诗是有规律的,写诗“三本”就是我从中悟出的道理,一直指导我进步。我希望把自己悟出的这些简单道理写出来,能够帮助象我这样初学写诗的想提高写诗水平的朋友们。如果有不当的地方,那是我个人对写诗的理解不够,抛砖引玉,让更多会写诗的写好诗的老师们来指导我。
 
对于我来说,“三本”就象格律诗里的平仄韵律,写什么往里面一填就可以,上个月,我有一天写16首格律诗,其中10首七律,就是用“三本”指导的,似乎是信手拈来,回首怡然自乐。总之,我总结的“三本”写诗理论,能够指导自己多快好省地写诗。意犹未尽,留点空间让朋友们自己去品味。
 
正谈诗歌 戏谈突破
这个题目有点特别,似乎注定不同寻常。戏谈,说明类似开玩笑的言谈,很多地方不一定对。同时,戏谈与趣谈有点关系,会不会有趣?那就需要看读者的口味了。
 
 我写诗才两三年,现在只能算写诗歌的一个小学生,而且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学生。别人严格按照诗歌要求不敢犯错,我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时候故意犯平仄韵律。因此,象我这么调皮的小学生,今天谈诗歌,如果不是戏谈,那就是怪谈了。
 
我今天计划分两部分谈诗歌,前面正谈,谈诗歌的基础知识,这是不能开玩笑的,您读了会知道什么叫枯燥无味。后面戏谈突破,让您感受到“出轨”的乐趣。
 
一般情况下,写格律诗歌的不会写新诗,写新诗的不会写格律诗,能够两种都写的人非常少,而我就是这个非常少里的嫩芽。言归正传,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诗歌。 
 
一、什么叫诗歌,有什么作用?
诗歌是一种用言语(文字分行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文章样式。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我们都知道,唱歌就是情感的宣泄。那么,诗歌的作用与唱歌类似,也是情感的宣泄。
 
二、诗歌分类
1、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2、按题材分类:
(1)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3、按照体裁分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4、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4)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上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
5、按照时代分
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新诗)。
 
三、诗歌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不同阶段有那些要求?
我根据自己的粗浅理解,简单分为唐朝以前的古体诗、唐朝到五四运动之前的近体诗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提倡的现代诗(新诗)三个时期。分别作一个简单说明。
1、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是在唐朝以前出现的,对平仄韵律等各种要求非常低。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2、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
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了有别于古体诗才有近体之名。是初唐以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3、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新体裁。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歌还可以分为现代风体诗歌和现代格律诗歌。
现代风体诗歌:就文学体裁而言,现代风体诗歌是以汉语言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现代格律诗歌:就文学体裁而言,现代格律诗歌以汉语言白话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其格律要求与古典格律诗歌的要求一样,定字、定句、定节、定平仄、定韵律等。
 
四、格律诗(近体诗)有哪些要求?
(一)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格律诗一般分五言和七言,五言中分五绝(四句)和五律(八句),七言中分七绝(四句)和七律(八句)。
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 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五绝
【1】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
【1】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
【1】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
【1】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意
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结
 
(1)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一。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2)句末字的读音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二。普通话中不少字由于经过演变,字的发音已经变化不少了。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3)音调问题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三。普通话的音调没有“换调”系统。这使得诗词的平仄之韵难以体现。
 
平仄理论好比把四个班(四声)学生按性别(平仄)分成男女两类。至于这样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论者考虑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孤平、拗救
孤平有两种定义。一般所奉的是现代诗律学者王力的定义。孤平自古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唐宋时没有,直至到清代乾隆以前也还没有。
一派即如王力所述(简称甲派),孤平的定义是,韵句中除韵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由乙派所定义的孤平就会有很多种实例,任何位置,只要是两仄夹一平,就是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这种拗句在古人的诗中出现之多,使人觉得它根本就不是拗句。
孤平是指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亦即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仄声字,就犯了孤平)。七言是五言的延伸,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这当然是作者在对“一三五不论”片面的理解下产生的错误,是格律诗的大忌。因为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的时候,应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应注意避免孤平。
 
格律诗在写诗时需要注意的是,犯孤平只有平脚的句子才会发生。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至于像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这也是拗句,不是孤平。
 
如果因创作的实际需要,在“平平仄仄平”这一类句式中,第一字不得不为仄声,那就要“孤平拗救”。就是指必须要将第三字调整为平声,以避免孤平。上面所举例的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就是如此。对于七言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若是第三字用了仄声,则必须将第五字调整为平声。例如下面这句古诗词:
拗救,读作ni€?ji€8衤墒衅截撇灰莱8竦木渥樱凶鲛志洹8衤墒谐鱿洲志洌扇∫欢ǖ姆绞讲咕龋谱鳌稗志取薄^志鹊姆椒ǎ话阌斜揪渥跃群投跃湎嗑攘街帧?
 
拗句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
 
拗救概况
一些特定的格式,如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是拗句的一种。但由于比较常用,自然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出句自救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而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
“凉 风 起 天 末”,
“平 平 仄 平 仄”
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
“回 看 射 雕 处”,
“平 平 仄 平 仄”
以及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
“庾 信 平 生 最 萧 瑟”,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都属于这种情况。
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帮助记忆: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当然要记得。”
2、孤平拗救
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如杜甫的《复愁十二首》其三: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
(第二句第三字“今”救第一字“故”,是孤平的本句自救)
3、对句相救
如果出句是“仄仄平平仄”,第四字当平而仄,变成“仄仄平仄仄”,甚至是“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
如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三句“不”当平而仄,对句“吹”位置字变成平救上句)
如陆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报国有万死”(因为“国”字在古汉语字调中属于入声,普通话没有入声,分到阳平,所以“国”字在此古诗中应当是仄声)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
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向人无再青。无字救双拗,佳联要记清。”
(二)押韵
押韵(又称压韵、谐韵)是一种诗文创作的修饰技巧,即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诗文读起来就十分顺口、悦耳,这种现象就叫做押韵。
《说文解字》中说:“韵,和也。从音员声。”可见,韵就是和谐的意思。押韵的作用,一是令诗文读起来顺口、悦耳,二是令诗文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感。
用韵规则
诗、词、曲押韵规则各有不同,概述如下:
1、古体诗(包括古风、歌、行、吟)押韵较为宽松,可以换韵,可以押邻韵。
2、词和曲因词牌、曲牌不同,押韵规则不同。有的规定较严,只能押平声或仄声韵,中间不能换韵;有的规定平仄韵可以通押;有的规定中间必须换韵等等。
3、近体诗押韵规则较为严格,概括如下: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押韵为正格,七言诗首句押韵为正格。
(2)一般押平声韵
从古今近体诗作品看,押平声韵的作品比较常见,数量占绝对多数。
但也有押仄声韵的作品,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是押入声韵的经典之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4)允许首联或尾联借韵
允许律绝的第一句或者二句借用邻韵,叫做“孤雁出群格”;允许律绝最后一句借用邻韵,叫做“孤雁入群格”。但这种情况属于律绝的变体,非正格。
孤雁出群格举例: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冬韵),远近高低各不同。(东韵)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东韵)
孤雁入群格举例:
无题(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支韵)挈妇将雏鬓有丝。(支韵)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支韵)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支韵)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微韵)
用韵的避忌
1、忌出韵:出韵即俗称之落韵,如押“一东”韵之诗,误押上“三江”韵或“八庚”韵中之字,即为出韵。
2、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3、忌复韵:即同一首诗中使用“花”、“葩”,“芳”、“香”意思相同的字等。
4、忌撞韵:即在不应用韵的句子(白脚句),比如七绝的第三句尾、七律的第五句、第七句句尾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
与押韵相关的几个概念
唱和
诗人之间以诗词互相酬答,叫做唱和。
 
次韵
又称步韵,指诗人以诗词相互酬答时,使用酬答对象原来使用的韵脚,且韵脚字完全相同、次序不可更改。
 
用韵
指诗人以诗词相互酬答时,使用酬答对象原来使用的韵脚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依韵
指诗人以诗词相互酬答时,使用酬答对象原来使用的韵部,可不使用原作的韵脚字。 
 
目前关于押韵的书籍很多,一般情况下写诗歌的朋友们喜欢通用的有《平水韵》、《中华新韵》、《词林正韵》、《诗韵新编》等。不同书里对韵的分类不一样,经常是同一个字在这里的平,在另外一本书里的仄,弄得写诗歌的人头都晕了,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只有用本书里的韵就可以,不能混用。而这些韵都是根据古代文字的读音而来的,为了读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是一种音乐美的体现。但是,现在都是用普通话,语音与古代发生了很多变化,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新韵研究”课题组编写了《中华通韵(十六韵)》。但是,很少有人用,大家习惯用原来的。
 
王香元大姐告诉我,平水韵中平仄通用意思不变的字有:笼、邅、缭、挠、姣、獠、爹、么、峨、狰、醒、妇、负、否、阜、亩、牡、蹂、揉、取、颔、嵌、巉、狙、楷、菌、渐、撞、怒、吐、喷、论、翰、叹、漫、看、讪、钿、钞`铫、泡、刨、敲、过、髁、望、莹、凭、听、售、澹、蜺、批、忘、驱。
 
(三)对仗
对仗指(律诗、骈文等) 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对仗多用于骈文。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对仗要求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宽对
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邻对
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称为“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
 
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自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
 
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借对
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借对有两种借法。
 
1、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如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2、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示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错综对
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
 
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流水对
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
 
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合掌对
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
 
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
格律诗对仗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因此,像《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五、戏谈突破
写到这里我都烦透了,感觉读写诗歌的文章这么难懂,写诗歌更难,责怪李白当年为什么不写“写诗难,难于上青天!”回头再看闻一多先生曾说过,写诗是“戴着脚镣跳舞”,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对于会者来说,格律的要求是舞场,可以尽情发挥;对于初学的人或者基础不牢固的人来说,格律要求就是枷锁。想写格律诗歌,必须按照要求去写,我只好心有不甘地屈从了。
 
我想,不仅是想学写诗歌的朋友们都觉得写诗难,特别是写格律诗歌难。就是多年写诗歌的老手,如浠水《清泉诗词》副主编洪启云老师(我经常向他请教),也觉得写诗歌难。他今年73岁,写了几十年的诗歌,有时候无法避免犯错误,还是需要查看工具书。那么,所有人都觉得非常难的格律诗歌怎么样去推广呢?
 
我们看看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就是为了文化需要适应时代做出的呼喊吗?喊了一个世纪,天还是天,地还是地,格律诗改变了多少?
 
那么,既然大家都这么坚持格律诗,我发现近百年以来,有哪首诗歌在课本上出现?哪首能够跟唐朝的那些诗歌媲美?
 
谁都觉得写格律诗歌的规定太多、太难写,谁都不能违反这些规定。这些规定就是游戏规则,头头是道,我们不能违反。可我发现很多千古绝唱的诗歌,在违反这些规定。
 
大家都说一定要符合平仄,朗读起来具有音乐美。可我发现唐朝诗人李绅写的《悯农》诗歌里,“谁知盘中餐”这句五个字整句居然都是平声。您怎么解释?
 
大家都回避一首诗歌里重复用一个字,我发现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里“人面”二字就重复使用。发现唐朝崔颢写《黄鹤楼》诗歌里“黄鹤”二字在前三句连续使用三次,
 
再看看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思明月,低头思故乡”。平仄都合规吗?
 
这些名诗可都是在课本里的呀。
再看陆游《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犯了平仄弄一个拗救出来了,当时没有拗救,都是后人这样叫的。看看,唐朝的诗人、宋朝的诗人陆游犯了错误,后人弄一个拗救出来帮他们说好话。我们如果今天犯任何错误,您看看谁来帮您说半句好话?
 
我读唐诗三百首,读历史上很多著名诗人写的诗歌,哪个全部是按照我们今天看到的必须遵循的格律来写诗歌?
 
最后我发现,这些规定不是那个时候的,而是后来人规定的。
 
什么挤韵呀、撞韵呀,您看看哪个名人的诗歌里没有,他们挤了韵撞了韵,后人说是撞活韵。您现在去撞一下看看,您没有死,别人说您撞死了。居然把撞韵分为撞活韵和死韵。
 
您看看,你现在写诗歌,如果平仄韵律不符合规定,什么出律呀出韵呀,这些帽子都扣在您头上,您就是出轨了,低人一等,跟婚姻出轨差不多了。
 
再看看唐朝以前的古体诗,都出轨了。他们出轨了叫古风,您出轨了叫不通。
 
您看看,一个字在这部韵书(如平水韵)里是平,在另外一部部韵书(如中华新韵)里是仄,您说呀,分平仄可不是好玩的,象天分阴阳、地分日夜、人分男女一样,那是定性的问题。在诗歌环境里,我一个男人,咋的换个环境就变成女人了呢?
 
格律诗规定不能有三平尾,那“天安门”三字在一句最后就不能用了?就是三平尾,那名字您能够改吗?也不能出现三仄尾,那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第一诗句里,居然是五个字,后四字都是仄。
 
我查看历史资料,发现,对于三仄尾是否合律,仍在争论中,尚无定论。对于其他的如撞韵呀什么的,都没有硬性定论。可是,我们今天写诗歌的人,总是更严格要求自己,自己规定死了。最后自己给自己妥协,说三平尾和三仄尾本来是不能用的,影响了读出来的音乐美,但是,固定地名等没有办法更改的是可以用的。
 
您看看,天地造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诗歌从古风开始,逐步发展,分出很多流派,分来分去,把人给分晕了,不知道自己该用哪部韵、哪个流派去写诗歌了。
 
甚至写诗歌的同行也在分门派。那些写作技巧熟练的开玩笑地说那些缺少含蓄的诗歌是“老干体”,尽管没有贬低的意思,“老干体”也属于诗歌里的一种体裁受到尊重。但是,那些写老干体的却认为,您那些会写诗歌的人,写出来含蓄的诗歌,老百姓不知道您写的什么意思,您写的诗歌,在这里可以用,在很多地方都套用得上,写梅花大家都用疏影斜枝。
 
那些守规矩的说,写格律诗一定完全要按照格律的游戏规则去写,出现偏差是不能容忍的。初学的说,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学的写的层次都不一样,能够一样要求吗?哪有开车不违章?哪有喝酒不醉人?
 
有些人文化基础好,写诗歌引经据典,诗歌后面还加注释或者说明,注释和说明甚至比诗歌的字数还要多。他们认为写诗歌需要诗歌的语言,不能写白话,诗歌是艺术。有些人喜欢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诗歌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他们认为,写诗歌是给别人看的,就该写白话,人人都容易看懂;诗歌是生活。
 
本来写诗歌应该是自由快乐的,一旦戴上这些脚镣,才感觉到写时苦,写成甜的滋味了。
 
我写诗歌已经有两三年了,也写了几百首诗歌,看多了,写多了,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了。
 
我想,那武则天写错字了是她在造字,名人违反了格律规定,后人要找个理由为他说明。王侯将相宁有种呼?那些成功的人都可以出轨还有理,我一个老百姓怕什么?我也开始出轨了。
 
我细细品味,所有出轨的名诗歌,都是意境非常好,要么说明了深奥的道理,要么描绘出一幅非常优美的画面,总能够给人一些启迪或者艺术享受。我就瞄准了这些,主动出轨了。
 
首先,我需要总结一些写诗歌的规律,在懂得诗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我总结出写诗歌的“三本”:观本质、写本心、现本色。
 
观本质:就是观察事物的时候,需要细致入微,鞭辟入里、去伪存真、知微知彰。
 
写本心:就是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出来。不同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只写自己独特感悟,哪怕是片面的。
 
现本色:写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彰显特色,不能让写这里的诗歌可以套用在其他地方。修改的时候,本色不能丢,哪怕律诗牺牲了工对,宽对也行。
 
我根据自己总结的“三本”理论去写诗歌,进步神速。
举例说明:
写黄鹤楼诗歌该难吧,诗仙李白看了崔颢写的《黄鹤楼》,当时都不敢写《黄鹤楼》诗歌了。我想您崔颢敢在这首诗歌里前三句居然重复三次写“黄鹤”二字,我也敢重复“诗”字,我就接着您的意境往下写。您的这首诗歌出轨了,我也可以出轨一次。于是,我很快写出了一首《黄鹤楼》诗歌:
黄鹤楼
芳草萋萋在眼前,临江绝顶望山川。
如花傍晚灯光织,似锦清晨色彩编。
崔颢题诗惊日月,诗仙把酒醉空天。
白云千载情难舍,绕鹤栖身那瓦沿。
我写的这首《黄鹤楼》诗歌,您说好诗吧,算不上。您说怎么差吧也不是,这不正是我们写诗歌的朋友需要的吗?关键是李白不敢写,“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我敢写;您不敢出轨我敢出轨。通过放开心扉,自由地去思考,放眼世界,敢创未来,心一旦自由了,诗歌也自由了。
 
为了摆脱格律的诸多限制,我开始写新诗。在抗击新冠肺炎时期,我写了一组四首七绝(格律诗)。也写了四首新诗,其中一首是:
最可爱的白衣天使
新冠肺炎  夺命离奇
防不胜防  如蚁溃堤
武汉扩散  湖北紧急
迅速蔓延  全国各地
 
党在召唤您  
人民需要您
您毅然离家  奔赴前线
放弃了蓝天下的  自由呼吸
 
您不畏被传染  贴近病人
温暖了病床  温馨了空气
不知您是谁  知道您为谁
口罩遮不住  您善良美丽
 
您为了救活别人 
不怕牺牲自己
让我们读懂了  
生命的意义
 
您从四面八方
驰援荆楚大地
战斗在第一线
谱写了一曲  爱的旋律
 
您为了大家舍小家
坚强无惧  前赴后继
让中国赢得这场战疫
让阴霾散去  春回大地
 
您是最可爱的  白衣天使
人民永远  记住您
 
看到这首新诗,您跟我一样感到自由了。没有那么多的平仄、韵律、对仗限制。想咋写就咋写。心有畅快感,诗歌就有美感。
 
通过写格律诗和新诗,我才真正体会到:写格律诗的应该向新诗靠拢;写新诗的应该向格律诗靠拢。比方说,写格律诗的在一般情况下是应该按照格律诗的平仄、韵律、对仗规定去写。没有规定就没有方圆,写诗歌真的需要这个游戏规则。但是,也需要考虑到具体情况,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出轨如果能够换来更好的效果,我觉得出轨更有意义。好比在寒冷的冬天,我们要温度还是要风度一样,衣服不仅仅是漂亮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御寒。写诗歌不仅仅是为了好听的节奏具有音乐美,它的本质是作者宣泄感情,如果在符合格律破坏了意境和有完美的意境破坏了格律之间选择的话,我们理性地回答,选什么?那么,写新诗的朋友们,大家应该了解格律诗中的平仄和韵律,在新诗中如果在字数上相对一致,在节律上富有节奏感,在押韵上读起来更具有音乐美感,都是我们写新诗最需要的,而这些在格律诗中是硬性的规定。孔子一直主张“中庸之道”,道就是规律。我们写诗歌需要与时俱进才是正道。格律诗是历史传承的产物,精髓不能丢。但是,那些不符合当代发展潮流的死规定,也该到了推陈出新的时候了。《中华通韵》就是时代的产物,给诗歌一套合体的时髦的外衣,请大家认真去了解。同时,写格律诗和写新诗的,都需要相互了解,相互促进。既然都喜欢写诗歌,我认为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走路要舒服和稳妥。
 
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提出新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写新诗要向格律诗歌看齐,在自由奔放的基础上,多一些格律诗的字数一致、押韵动听、意境优美。我虽然不是什么名人,是一个非常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是一个写诗歌一脚在门里、一脚在门外的半瓢水,也想荡一回。我总结的写诗“三本”理论,其实是主张写格律诗的向新诗看齐,更加自由开放一些,解脱更多的束缚,让心自由,诗自由,意境更自由,展现诗歌美丽的蓝天白云。
 
也许有人觉得我不懂扯淡,我写这篇文章本来就是戏谈,不是金科玉律,也不要求对,而是从侧面探索一种新思维。我是这样想的,我们现在的这些规定不是李白、崔颢那些唐朝诗人提出的吧。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规定,写出来的诗歌流传千古,而现在有了这么多的规定,有几首能够广为流传呢?说明一个道理:并不是规定多了诗歌就写好了,而是心自由了、诗自由了,意境更美了。古代没有的这些规定,我们后来有了;那现在的这些规定,您能够保证以后一定不会改变、全部这样吗?
 
我们经常发现,完全按照格律要求写出来的有些诗歌,您怎么样看,平仄韵律甚至对仗没有任何问题,读起来就是不顺口。而有些平仄不合要求的诗歌,反而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古代的四声与现在的四声早就不同啦!格律要求的就是要有音乐美,那为什么实际上却相反呢?这就给我们写诗歌的朋友们一个启迪:格律诗就象八股文,象以前高考的应试教育,高分低能。我们写诗歌到底需要什么?是要死板的格律规定呢?还是要基本符合要求,给诗歌解锁,让格律诗歌更加自由奔放一些呢?
 
我似乎越谈越兴奋,如果再不收嘴,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论。总会有一些学者喜欢维护权威、维护正义。其实,这篇文章我早就想写,因为担心这些麻烦一直没有写。感谢朱兴中先生一直催我放开去写。
写本文,后面全部是我的思想,前面的诗歌基础知识是书上的,有的片段是网上下载的,我也不知道侵权没有。在此声明,本人无意侵权,只是认为网上下载诗歌基础知识象查字典一样,看到没有声明版权保护,才斗胆下载。
 
写诗歌的结尾需要留点空间给读者去思考,让作品产生张力。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用什么语言来结尾呢?
 
佛说:相由心生,心能转物。读了我写的这篇文章,您生了什么心?出了什么相?转动了格律吗?
 
透过“新冠”有所思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个地区爆发,地球村成了考场,检验各国的时候来到了。没有比较就没有分别,人们会从各国的疫情结果对各国评分,从而改变了平时对世界的看法。
 
我们需要通过这次疫情思考更深层次的几个问题。新冠肺炎疫情:
一、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一次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充分的检验。任何强大在这次疫情面前都显得渺小,只有让地球村合作,共同抗击疫情,才能共赢。特别是信息的及时充分交流,技术经验的分享,生产物资的保证、运输的畅通等等。都需要世界的深度融合。本国优先、贸易壁垒,显得逆流而行。
 
二、是对综合国力的一次考试
1、社会制度。平时争论的社会制度问题,在这次疫情期间,谁优谁劣尽显无遗。中国社会制度,凸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一声号令举国执行,让疫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那些三权分立的制度,在这次疫情期间,久拖不决的决策,已经让疫情错过了最佳控制期,自由蔓延。
2、领导层决策。各国领导人,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了连任,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决策就能够看出来。到底是谁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结果总是比道理更重要。人民心里的这杆秤,已经称出了份量。
3、民族凝聚力。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一声号令,全国一级响应,十几亿中国人自觉执行,才取得成效,充分展示了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其他一些国家,政府控制疫情号令出来,有些团体居然上街聚会游行,公开反对,与我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医疗和制造业。控制疫情,不光是讲道理,更需要夯实的医疗基础和物资保障。而医疗基础牵涉到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建设、人民平时就医条件等问题。物资供应牵涉到的是制造业、运输业等行业基础。中国能够自救,能够外输,说明在医疗和制造业已经累积到了很好的基础。而有些国家,医生和医疗物资不能满足疫情需要,其他生活物资在封城以后,也不能保障人民生活需要,外强中干。
5、民生。中国在这次疫情期间,始终把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国家拿钱救人民;很多地方政府对不能返岗的工人发工资;对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出台各种政策让其尽快恢复生产;银行出台新政策,对因疫情“失信"的群体重新定义,给予帮助等等。控制与解封,恰到好处,尽快地让生活生产正常化,极大地保障了民生。
 
三、是对不同观念的一次大融合
1、人权。西方社会因为价值观与我们有分歧,总是占领“人权”高地对我国进行指责,刚好这次疫情证明,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权。按照西方人权论点,中国大面积封城,限制人民行动自由,是违反了他们认为的人权。因此,在我国封城控制疫情的初期,不能被西方理解。时间总是扮演讽刺者的角色。当我们通过封城居家隔离措施控制了疫情,而西方有些国家,按照他们的人权标准去行动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疫情大爆发,不可收拾,向他国求助的时候,采用的就是中国的违反“人权”控制措施。什么叫人权?时间和结果告诉了答案。在中国人眼里,生存才是最高的人权,而不是所谓的自由。
2、自由民主。这次疫情,让中国人看明白了,外国的自由民主,有些地方就是过份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了集体利益,个人居然聚会结社反对政府的隔离措施,要求的自由民主是凌驾于大众利益之上的个人自由民主。而我个人认为的自由民主,应该是建立在国家利益至上,大众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和大众利益至上的自由民主。自由民主应该是相对的,只有国家强大了,大家的利益得到保障了,个人才有利益。只有在这样范围里的自由民主,才是真正的自由民主,那些幻想着个人自由民主,是不切实际的。
3、种族问题。这次疫情,让不同种族的人看明白,在疫情面前没有分别,种族分别只能阻碍疫情控制,只有不分地区民族,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结成命运共同体,才能战胜困难。
4、思想分歧,看出人心百态,让自由主义泛滥。这次疫情,一石激起千层浪,人心百态现原形。有人舍身救人,有人无所作为;有人听话照做,有人故意违反规定;有人捐款捐物,有人想发国难财;有人维护团结,有人散布谣言;有人对政府采取的措施表示理解,有人一直要求以追责为重,造成社会撕裂等等。我个人认为,不同身份的人需要做好自己,在疫情没有过去的时候,都应该放下所有一切,把精力聚焦到抗疫情上。有问题,也需要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反映,相信政府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而不是个人主义,自己想怎么样就要求政府怎么样,把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同时,我也反对那些容不下不同意见的做法,大家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想法,谈出来,请不要给人扣帽子。只要是善意谈一些政府存在的问题,是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恶意抹黑是居心不良:善意提醒是把自己当主人公的体现。
5、病源问题。有人说这次疫情发源于中国武汉,定名“中国肺炎”、“武汉肺炎”,受到绝大多数国家反对。可以肯定地说,武汉只能算病毒发现地,谁都不能证明武汉是病毒的发源地。也有人认为,中国只有C类,美国新冠肺炎病毒有ABCE几类俱全;很早流行的流感,其实就暗藏了新冠肺炎病毒;病毒是通过军运会,美国军人运动员带来武汉的;还有其他地方在没有外部输入的情况下,也发现了新冠肺炎病毒。关于病毒源头的争论,激烈而不休。在疫情大流行需要各国团结合作的时候,产生这些分歧,只会阻碍疫情控制,对控制疫情没有任何好处,与其事后推责甩锅,不如提前帮助那些发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关于这类问题,人类历史经历了这么多年,早就有国际惯例,根本不需要有些人天天去讨论。但大家的这些意见应该引起重视,做好预防不会错。
 
四、是对建立社会新秩序的一次呼唤
这次疫情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一个很大因素就是新秩序。党中央一声号令,如果得不到各级的一致拥护和坚决执行,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那是根本做不到的。看看这次疫情控制,整个社会都是各负其责,分工合作,连那些想发国难财的奸商都是有心无胆。
治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都知道,交通管理很重要,如果没有交通规则,或者大家不执行交通规则,再多的交警也维持不了良好的交通秩序。同样道理,治理一个国家,需要的就是良好的社会秩序,而这个秩序不仅是完善的各种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心里自觉去遵守和执行,形成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
我们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两种做法会产生两种不同结果。一是,我们的社会,如果在政议政,在商言商,个人按照社会分工的不同,做好本质工作,不要无故干涉自己不熟悉不相干的事情,做一个单纯的人、顾全大局的人,就象交通规则那样运转,社会秩序一定很好。二是,如果我们象这次疫情中有些人表现的那样,不该自己管的跳出来管,生谣造谣呀,说长道短呀,传播是非呀,哄抬物价呀等等,这样的社会秩序,会让疫情得到控制吗?
因此,通过这次疫情,我们老百姓需要明白,疫情以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秩序,而这个新秩序,就在我们心里。
 
五、是对高科技信息化的一次凸现
1、5G网络,在本次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说明,国家此前对5G网络的高度重视和建设的必要性。
2、绿码(信息化管理),通过绿码对每位个体信息化管理,大面积监控。我有一位朋友,很多天外出都被扫了绿码,发现总是绿色的,他说绿码没有作用。谁知道有一天,他在家里发现,绿码变成红色了,才知道有一次进超市的那行人中,有人被确诊了新冠肺炎,马上自我隔离,那次所有进入这家超市的人,绿码都变成红色了。其实,这样的绿码技术,就是区块链在疫情中的应用。如果我们国家,在其他所有方面,都能够把区块链技术得到全方位应用,除了保护个人隐私,其他所有信息都能够公开,社会管理,将节省巨大成本,提高巨大效益。
3、电子支付,无纸电子货币的优势。本次疫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了,都不想近距离接触。在购物中的电子支付,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纸币也存在传染媒介问题,因此,以后无纸化的电子货币,已经显示出了优势。
 
六、是对城乡建设新格局的一次昭示
我们看到,现在大城市已经是交通拥堵、人满为患,而有些人一直主张还要继续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把大城市建设成为特大城市。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发现大城市与农村控制疫情的区别。从而告诉我们,把广大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一个一个建成功能完善的小城镇做法,可以均贫富,让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充分改善民生,更符合我国国情。
 
七、是对强内方能安外、短板当以补缺的一次证明
这次疫情,中国被一些国家抹黑,如果不是自身的强大,能够控制疫情,帮助他国,很难想象,我们的国际地位。在我们控制疫情的情况下,也需要反思一下,在和平时期,需要补哪些短板。
1、粮食安全问题。如果疫情在国际范围内长期存在,各国粮食只能自给,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粮食储备到底能够支撑多久?突显了粮食自给自足的重要性。重工轻农的思想,现在是改变的时候。如果没有粮食安全,抢购之风盛行,国家如何管理?因此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大事,需要重视并采取措施得到保障。任何情况下,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是立国之本 
2、社会保障体系。本次疫情大隔离,所有交通管制,企业停产,那么多人如何生活?我国给世界做出了榜样。充分说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多么重要。如果有那么一天,在特殊情况下,出现了停水停电、道路中断等各种极端状况,而且时间延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如何保障民生?因此,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给我们一个警示,需要我们尽快思考并调整一系列政策,防患于未然。
 
八、是对斗争中求团结的一次告诫
中国人民一向热爱和平,对人友善。在这次疫情期间,外国采购中国物资,因为各国执行标准不一,采购途径不一,造成一些问题。这是商业过程中谁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我们唯一出现的问题。但是,就有别有用心的国家个别人,拿一件事情要否定中国制造质量,还大作文章。而我们国家能够据理力争,同时也能说明,我们此前收到的国外物质时,也遇到了类似问题,我们只是看到外国帮助我们的爱心和善意,忽视产品存在的个别问题,彰显中华民族的包容心,感化他人。如果没有这样的斗争,不要幻想,别人能够给您团结和尊重。
 
九、是对国际大环境之预判的一次提醒
这次疫情远没有结束,与其他大的自然灾害甚至战争一样,一定会影响世界格局。我们需要提前预判和做好预案,主动做好自己,迎接新格局的到来。
 
往往和平久了,人的思想多少会麻痹,总是把事情想得很好,而结果却伤害了自己。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没有结束,后面的变数很多,会不会出现有个别国家发难,把责任都推卸到中国头上,后期产生许多纠纷?有没有可能疫情长期不能杜绝,严重影响到很多国家生产,引起世界经济危机甚至发生战争?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历史不能忘记,未来需要我们努力。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千万不要忽视。
 
结束语
危机是危险和机会并存,我们需要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危机中看到并把握机会。当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但也不可否认,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逆流产生的副作用。
 
中华民族一向热爱和平,但留下的历史伤疤不能忘,也不能让悲剧重演。我们需要站高点,看远点,透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重新审视世界,做好各种充分准备,顺势而为,大胆主动出击,迎接世界新格局、新秩序的到来。
 
这篇文章是我在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做完手术,躺在病床上通过手机在微信写完初稿的。个人观点不一定都对,这是我忧国忧民真实感情的流露罢了。希望不要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2020年4月2号 
凤栖山孕育了我的爱
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一石激起了浪花。浠水师范一位老同学突然给我信息:我们的母校浠水师范正在征稿编辑一本《凤栖山》,链接母校与同学情。
 
近来我很忙,计划忙完这阵子再写文章投稿。没料到,这几天夜里,我每晚都做梦,在凤栖山读书的往事,特别是老师和同学们给我的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涌现。早晨醒来,我似乎还在梦里,沉浸在40年前的凤栖山中。我夫人说我,脸庞在湖心荡漾,很多年没有看到我如此甜蜜的笑容。原来我是笑醒的。
 
我这才发现,情到文自来,由不得我不写,这支笔牵着我的手在纸上飞舞不停。我最想写的是,在凤栖山被爱和参加工作以后去爱。
 
1980年,我17岁,作为最后一届高中生考入浠水师范。那个时代很特别,把户口分为农村户口和商品粮户口。我读高中是农村户口,每周带一袋子大米去学校食堂自己蒸饭吃,带一罐子腌菜管一周的生活。我进入浠水师范,农村户口就转为商品粮户口,享受国家给予的农村户口没有的待遇。读书不花钱,工作铁饭碗。我是家族里第一个通过高考拿到铁饭碗的,是家族的骄傲,被人羡慕。
 
同学们进入浠水师范,就像进入了天堂一样,快乐地学习生活着。而我脸上开心,心里自卑。
 
我家住在竹瓦走马村,特别穷,一家五口人,父亲一生务农,母亲常年生病,姐姐是个残疾人,哥哥在农村自己养活自己,我读书需要父亲经常借钱供我。从小到高中,我一直穿姐姐的旧裤子,在右边开口的那种,上厕所常被同学们笑话。
 
虽然我是穷大的,但也是被宠大的。父亲40多岁才有我这个小儿子,一直溺爱我。我读小学和初中经常不上学,到处玩,他都不管。我总是觉得这不如人,那不如人,长期自卑,看到老师的孩子非常仰慕。
进入浠水师范以前,我不懂爱,尽管父母给了我的爱,但我没有感到爱,认为是应该的。父亲在我读浠水师范后,就到学校来看我;我没有陪他,让他一个人在宿舍里,我跑去玩。在凤栖山生活两年,我才感受到什么是爱,也慢慢懂得了爱。
最难忘的人和事:
天使笑容欧莱茵老师
欧莱茵老师在教务处上班。我每次见到她,总是看到她一脸童真的笑容,对谁都笑得很灿烂。即使在路上遇到,她也能够喊出我的名字,问寒问暖的,像母亲一样地关心我,使我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我参加工作以后,总是以她为榜样,对谁都张开笑脸。
铁面柔情谈旭文老师
体育老师谈旭文,生就一张“包公”脸,不怒自威。同学们都怕他。想不到他也有柔情的一面。记得班与班开展篮球赛,我班与其他班发生纠纷,同学打架了。他班林同学被我打青了脸和眼。谈老师把我叫到操场一角,吓得我六神无主。我以为会被他狠狠地骂一顿,没想到,他轻言细语地关心我,开导我,给我讲做人的道理,谈同学情,让我知错改错。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打架,遇事总是想起谈老师的教导:包容。
良师益友钱金水老师
数学老师钱金水,是刚从学校毕业就教我们班数学的,跟我们年龄差不多,谈得来。我们都喜欢他。有几次晚自习,我瞌睡来了,睡在桌子上,他总是贴着我的耳朵轻轻地唤醒我,生怕吵到了别人,从来不批评我。他对我说话轻又亲,让我很不好意思。我感到了他对我的尊重和爱。参加工作以后,我也学会了尊重他人。
严师慈父宋耐苦班主任
1982年春季开学才几天,班主任宋耐苦老师通知我回家,说我父亲病重。我回家才知道父亲(59岁)去世了,回到学校一直都在悲痛中。各位老师同学都关心我。有一天,宋老师特地带我去他家里。我发现那“豆腐块”的小房子里,他和师娘相敬如宾,百般恩爱,十分温馨。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宋老师请我吃饭,师娘特地给我做菜,那道红烧鲫鱼,是我这辈子吃到的最甜最美的菜,那味道一直留在我的心里和口中。直到今天,我还想吃一次。在教室很少露出笑容的宋老师,居然夹菜给我吃。我一直忘记不了宋老师爱我和爱师娘的这段家庭温馨画面。因此,结婚以后,我没有与夫人吵过嘴,一直和好如初。
阿弥陀佛周慕文老师
周老师身材高大,体型胖胖的,大圆脸像庙里的弥勒佛,课堂上总是笑口常开,特别亲和,从来不批评我们,总是表扬这个表扬那个,即使学生错了,他也会找到优点先表扬后教育,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我父亲去世以后,他很多次找我谈心,安慰我。如果路上见到了他,我想办法也要绕到他面前,看到他的笑容,亲切地喊一声:周老师好。每次去庙里看到弥勒佛,我都会想起他。我在周老师那里学会了赞美,也经常赞美他人。
天真烂漫同学情
 
再也回不到同学纯真的时候了。回想起凤栖山同学情,仿佛自己躺在花丛中。
 
张鄂南、柳泽花等女同学,知道我饭量大,经常把自己没有用完的餐票送给我。有一天早上,我与一位同学打赌,看谁最能吃馒头,他吃八个,我吃十个。今天,是不可能吃那么多的。那个时候吃得好开心啊。后来,柳泽花同学长期生病,我从来没有忘记年年去看望她。如果说纯度,有人说黄金最高达到了99.9%,但没有超过同学情100%的纯。
 
说不完、道不尽凤栖山上的往事。身教重于言教,在凤栖山快乐的大家庭里,我得到了爱,也学会了爱。因此,参加工作以后,我一直去爱。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铭记在心。
我19岁从浠水师范毕业以后,教书十几年,虽然是穷人,但懂得像老师那样去爱。我热爱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我在学校几次抓住了小偷,救活了几个学生。那年在县实验小学课间操时间,一年级胡强同学在楼梯间被人堆压休克了,校医急救后放弃了。他脸上都是青紫色,缺氧窒息了。我毫不犹豫,马上口对口呼吸,用手捶其胸,把他口中的涎水吸到自己嘴里,吐了又吸,吸了又吐,几分钟后,终于把他从死神手里救活回来。
 
后来,我被调到县教育局,负责文明城工作,连续八年全县第一;兼职基建工作,教育局办公楼创浠水县第一个优良工程。我还给贫困学生捐款一万元,交给教育局扶贫助学办。
 
2004年,我下海去东莞做生意,积极参与东莞黄冈商会对家乡的捐助,是商会里捐款最多的,获得东莞黄冈商会颁发的“慈善大奖”,还经常组织对家乡贫困学生的赞助。
 
我主动加入中国好人网,多年来坚持参与全国“帮好人万里行”活动,去北京、洛阳、三门峡、登封等地帮扶见义勇为的勇士、为国打仗的老兵、身残志坚的残疾人,被中国好人网评为:十年“十佳志愿者”、“贡献奖金奖”。
 
我坚持随缘对社会做慈善,给家乡修一条连村到户的水泥路,解决几十年来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老大难问题。我多次对各地尿毒症、白血病、癌症等病人捐款。2015年3月,我在浠水县人民医院做手术,发现隔壁病床上有一位14岁名叫向兵的男孩子,尿毒症需要急救没有人出钱。清泉派出所杨建华警官通过公安系统找到向兵在恩施的父母。他父母离异,表示不管孩子死活了。我马上汇款3万元到浠水县人民医院对公账户,及时让人民医院给向兵做手术,还给向兵后续治疗费用。我没有留电话给他,我们至今没有联系。
 
2018年9月我被中央电视台12频道《聚善中华》特聘“公益爱心大使”,聘期两年。
 
因为担心被人说我“王婆卖瓜”,所以我前面写了一篇《难忘岁月》,没有写自己做慈善的内容,也没有写取得的成绩,只写校园师生情。后来,一位老同学几次做工作,鼓励我把这些真实的爱心故事完整地写出来,作为浠水师范学生代表,体现一下我们同学的爱心,我才放开胆量再写了这篇文章。我知道,很多同学比我更有成就,更有爱心,我只好“抛砖引玉”了。
 
通过多年做慈善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富人不需要人帮助,没有穷人不能帮助别人;只要有爱心,谁都可以去帮助别人。
尽管我所做的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但是,如果没有凤栖山的被爱,也就没有我后来的去爱。因此,是凤栖山孕育了我的爱,让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感谢凤栖山!
天然八景介绍
附:天然八景诗(清.林吉道人)
 
浠水三祖天然禅寺,自古就有天然八景。清朝林吉道人的《天然八景诗》,描写得非常形象。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改变,很少有人知道八景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景色。为了挖掘文化遗产,我一直关注天然八景,根据当地老人家的描述,作了记录。为了亲身体验和确定准确地点,2019年5月22日,我和夫人张菊华与天然林场王仕全及其弟媳郑富莲四人,早出晚归,实地考察,带上砍柴刀,砍出山路到达八景的准确地点考证。现作简单介绍并附清朝林吉道人《天然八景诗》:
1、望江石
望江石就是庙后山顶石崖上方只能坐一个人的一块形似座椅的石头,当地人叫仙人打坐。传说三祖僧璨大师当年经常在望江石打坐参禅,他在腾飞的时候在石头上留下了手印和足印,印迹深凹而真实。坐上这块石头,可以看到长江景色如画,因此得名“望江石”。此石也叫撑腰石,传说在这里坐坐可以治疗腰痛。在古代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在今天看来,是一种乐趣。
 
望江石(林吉道人)
水色连天四望遥,环江飞练浸青霄。
纵横帆影情无限,何异重按伏海潮。
2、兰江照
兰江照指的是在特定的雷雨天过后,太阳西下时,兰溪江面的波浪和船只被反光照在三祖天然禅寺的大殿墙壁上(或者其他墙壁上),呈现出如同海市蜃楼般的美丽景色,似画不成画;如影不定型。据当地老百姓说,他们以前每年都能够看到这样的美景,现在的环境改变了,难得一见。
兰江照(林吉道人)
兰照晖晖爱晚晴,当门一派水云明。
舟帆历乱风无际,上下飞扬画不成。
3、青狮山
三祖天然禅寺后面的那一条长山脉,从盛家冲水库边的真武禅寺(此地叫狮子口、此庙也叫杈口石庙)到董河茶厂边的朝天庵,这十几里路的山脉及其余脉就是青狮山(古名泰春山,现名蒋家山)。青狮山由形似雌雄两头狮子的山组成,雄狮头向南,黄石方向,从庙后山一直到董河茶厂上方的那座山的朝天庵(此山是雄狮头);雌狮头向北,浠水方向,从庙后山到盛家冲水库边的真武禅寺(此山是雌狮头)。而三祖天然禅寺就在雌雄狮子屁股对屁股的地方。青狮山的雌狮如黄土高原山崖陡峭、上面似一个大平台、周围是低矮的丘陵;雄狮如庐山临江而高耸,山峰奇特、观景开阔。
青狮山(林吉道人)
峥嵘不住五台山,抖奋金毛蕲水间。
风云雄威天际吼,顿令无处避狐闲。
4、洗手池
在出庙门的左前方,山边小路拐弯处(和尚塔下面),有一块如盘似碟的凹窝状石块,似外方内圆形面盆,直径一米多,一年四季都不断清水;整个石盆高出周围都是土的地面四五寸。这就是传说中的洗手池(也叫净手池)。以前位于去庙里的小路旁,拜佛的人总是先在这里洗干净双手,再去庙里烧香拜佛。这个石头“面盆”的水,遇到大干旱也不会干,至今仍是一个谜。
洗手池(林吉道人)
径曲松幽建宝池,月留千载照清漪。
源流祖脉宗风正,遗响悠悠不尽时。
5、双峙峰
从庙后山顶沿着青狮山山脊往浠水方向走到柏油路,路两边各一个最高峰就是双峙峰(在雌狮子腰椎的那两座最高峰)。两峰之间的山坳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从庙后门往浠水方向仰天望去,在一路的高峰中,唯有这一对相邻的山峰高中再高,隔路对峙,似乎在较劲比谁离天更近。晴天观峰,郁郁葱葱;雾天观峰,若隐若现;真乃人间仙境。
双峙峰(林吉道人)
翠拥崔嵬接碧天,万松隐隐露双巅。
往来瞻仰人无数,豁尽胸襟得自然。
6、钵盂峰
从庙后山顶沿着山脊往黄石方向走,经过一个次高峰的下一个最高山峰,也是青狮山的最高峰,整个山顶自然形成一个直径几米的钵盂形状(恰似火山爆发口留下的环形状),因此得名钵盂峰,当地人又叫锡锅顶。这样的形状还有两处,与钵盂峰的钵盂大小、形状相似,一处在庙的后山顶,一处在双峙峰靠庙的一座顶峰上,只有青狮山的主峰才叫钵盂峰。这里也是蒋家山的主峰,海拔300多米。这里山高钵为峰,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黄石、鄂州、黄州、浠水、蕲春等地风景尽收眼底;这似乎是另一个意义的风(峰)云际会,峰是钵盂峰,云是绕峰云。一钵烟霞接天地,任尔赴会醉山巅。
钵盂峰(林吉道人)
  峰高当项起团团,谁把钵盂此处安?
满贮烟霞天地回,奔趋云水任加餐。
7、虬虹岭
青狮山钵盂峰向南到新庵寨之间的这段山岭,叫虬(qiu)虹岭。虬是古代传说中长角的小龙,另说没有角的幼龙;另有蜷曲之意,如“虬髯客”。虹就是彩虹,光线照水珠发生的折射、分光、内反射、再折射等造成的大气光象。顾名思义,虬虹岭是什么意思, 想必大家猜到八九分了。这里是蕲春彭思经过孟家冲到三祖天然寺的必经之山岭,地势高、两边都是山谷,容易形成水雾,经过阳光一照射,就生成了彩霞或者彩虹。古时候这里古树林立,遇到山谷来风,在林间弯曲吹行,声音低沉婉转似龙吟,在山谷回响;以前苍松翠绿浓郁(可惜现在树被砍光了),月照如诗如画。岭旁人工种有大片的红叶石楠,站在孟家冲村部观虬虹岭,远远看去,岭上的那片红叶石楠如霞似火,非常漂亮。
虬虹岭(林吉道人)
月到松间观古画,风回耳畔听龙吟。
冲霄路接蕲城远,苍翠千年一岭深。
 
8、白额崖
董河茶厂上面、朝天庵坐落的那座山,就是雄狮头。这山有一块裸露出三方有石块面积较大、正面(朝西塞山方向)较平、左侧和右侧都是陡峭的石崖,因形似青狮的额而得名白额崖。站在孟家冲村部看左侧的白额崖和站在董河村部看右侧的白额崖,都是一大块陡壁悬崖与满山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非常显眼而壮观。这里与西塞山隔江相望,站在此山顶(雄狮头顶)眺望长江和西塞山,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障碍,有一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意。在白额崖前下方有一个朝天庵,左后下方有一个静庵庙。
 
白额崖(林吉道人)
崖悬石回夕阳斜,威啸风生奋爪牙。
侠护当年曾遁隐,招提响振水云赊。
看了我写的《天然八景介绍》,您会找到八景里的任何一景位置;如果到达每一景点观景的时候,再领悟一下清朝林吉道人写的《天然八景诗》,您会产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感到趣乐无穷,如痴如醉。
 
除八景以外,三祖天然禅寺及其附近,还有罗汉松、和尚塔、老虎窝、望婆井、吴王寨、金鸡石、燕子岩、狐仙洞(毛狗洞)、天然金矿、天然林场农场等多处景观和故事传说。想了解,就去我写的《天然美景人未识》里“畅游”吧。
 
 
2019年5月28日 
 
天然美景人未识
——浠水泰春山天然寺轶闻趣事和景点介绍
 
悠悠长江北岸,巍巍大别山南端,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浠水县泰春山(古名青狮山,现名蒋家山)三祖天然禅寺(以下简称天然寺)藏在深闺人未识:这里有很多传说故事、有很多天然美景,除了非常出名的天然八景以外,我今天介绍天然寺鲜为人知的传说和故事、还有一些景点,给朋友们增添乐趣。
 
一、三祖僧璨大师与天然寺
历史是传承的,记录是残缺的。
关于三祖僧璨大师与天然寺的记录非常少。记得在2002年前后,为了找资料编写《三祖天然禅寺》第一版书,我去浠水县博物馆找王再东同学查阅浠水县志,终于找到了关于三祖僧璨大师的记录。博物馆要求我单位教育局开证明,才给我拿去复印。我复印完马上把原件交还给博物馆、拿复印件交给隆可法师作为资料保存。据浠水县博物馆现存的清朝光绪版《蕲水县志·杂志·寺观》记载:“该佛教古刹,隋代开山,唐初建寺。天然寺在青狮山,三祖僧璨大师得法之后即驻锡于此。”又据出土的石碑(如三祖殿)考证,三祖僧璨是天然寺的开山祖师,时间大约在公元586至590年之间。四年后,僧璨大师离开泰春山继续云游去了,由一位名叫善辩的和尚住在这里建寺住持,公开传经布法。越六世传丹霞和尚法名天然,遂取名天然寺,所以,天然寺迄今有1400余年的历史。
 
二、天然寺名称的由来
现在的天然寺,以前不叫这个名称,首先是三祖僧璨大师在泰春山传法四五年(当时三祖可能建小庙了),到第六代以后,当时丹霞和尚法号天然把庙建成了很大的禅林,此庙因此得名“天然寺”,佛教界称为丹霞天然,有人称古天然寺。保存的老大门石碑反面写的就是“古天然寺”。因为三祖大师传承下来的一直是禅宗,老大门正面的石碑刻的是“天然禅林”,后来就叫三祖天然禅寺。在十几年以前,隆可法师请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字“三祖天然禅寺”印在大门上。
 
最初的天然寺,后来的天然禅寺(林),最后在隆可法师时期定名为“三祖天然禅寺”,都在新旧庙门上可以看到。
 
三、天然寺的几位高僧大德
很多人去过天然寺,几乎没有人知道天然寺在清朝出了个非常了得的住持智沄法师。几年前,朱兴中先生兴奋地告诉我,他查到天然寺在康熙年间出了一位住持智沄法师,所写的《洞上祖宪录》收录在《佛教大藏经》里,对佛教具有非常高的价值。我盘点天然寺值得记录的几位高僧大德分别是:1.僧璨大师(祖师开山传法):2.丹霞和尚法号天然(建天然禅林);3.智沄法师(写《洞上祖宪录》,对佛教贡献大);4.游和尚悟性法师(拥护共产党,智救张体学);5.隆可法师(重建天然寺);6妙安上师(肉身佛)。
 
四、天然禅林 点藏禅意
去过天然寺留心的朋友们一定不会忘记,在天然寺老大门正面写的是“天然禅林”四个大字,为什么“然”字中的“犬”的那一点不在一横的右上方,而在右下方呢?
 
五月十一日,听天求禅寺的照圣法师这样对我讲的:如果正常写那一点,古人认为佛地写犬字不雅;安排在下面,就是“太”字,承受不起;安排在一横和一捺之间,藏有禅意:一横就是代表平常心,一点写在下面,是告诫我们,做人需要有一颗平常心,低调一点。
 
照圣法师对我说,历史上有一位皇帝还嘉奖过天然寺,写的牌匾没有保存下来。他说,了解天然寺的文化,需要从“然”字这一点开始参禅。
 
五、十三僧救张体学
五月十一日,在四祖平安寺,我有幸遇到了天求禅寺的照圣法师老和尚。他以前见过天然寺十三僧里的几位和尚,在这几位和尚那里,他听到了天然寺十三僧救张体学的故事。我有心记录了。
 
1946年,张体学在浠水县打游击,有一天,游击队被国民党程汝怀(程汝怀当时退休了)旧部打散了,他被围追,一个人非常机智地躲避敌军,从滴水岩直奔天然寺避难。庙里的方丈游和尚(悟性法师)马上给张体学剃头,给他穿僧人的衣服,让他混在僧人中,藏在阁楼里。不久,敌军包围了天然寺,查登记的十三位和尚,数一下也刚好是十三位,不多也不少。幸好敌军不认识张体学,才蒙混过了。但是,敌军一直不走,封锁了天然寺。
 
天然寺的十三僧第二天需要送柴下山,敌人没有理由拦阻,因为游和尚在当时出身名门望族,有威望,敌人看重三分;庙里还有国民党“禅堂重地,禁止驻军”八个大字公告,也得罪不起。时任国民党鄂东行署主任李石樵,是天然寺山脚下福主庙人,对天然寺格外照顾,亲自批示“禅堂重地,禁止驻军”八个大字,并盖上官印,贴在寺内大雄宝殿上面,使当时国民党各级军官,望而生畏,不敢扰乱,士兵不敢进入寺内长时间打扰。敌军也只有等和尚送柴回来的时候,继续查,发现还是十三位僧人,这才离开了。其中没有张体学,十三位和尚一个也不少,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有位和尚在敌人到庙以前下山买菜去了,等送柴的和尚下山以后,替换张体学回庙,刚好凑齐十三僧。
 
照圣法师说,这就是张体学的缘,也是天然寺的缘,谈天然寺,一定要从这个然字开始参悟。这正是“寺庙之事妙;天然之添缘。”
 
六、青天遇活佛
天然寺一直流传着《青天遇活佛》的故事,多数人讲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张体学与游和尚(悟性法师)。我以前也是这样听说的,后来看了浠水文史资料,才发现这个故事里还有故事。
 
1961年夏季,张体学同志任中共湖北省省长时,借来黄冈地区视察工作之机,不坐车而搭轮船到我县兰溪码头上岸,步行二三十里,登上天然寺。中共浠水县委派办公室主任王利滨、宣传部长康志宏等同志陪同,这时天然寺游和尚已圆寂,由方丈朗一、堂主济春、知客衍道三位法师接待。张体学同志与寺内和尚亲切交谈。张体学同志说:“当年我避难在这里,你们救了我,你们是‘活佛’。”朗一法师回答:“你为人民出生入死,人民翻了身,你是‘青天’。”大家都笑起来了。当时流传有“青天遇活佛”的佳话。
 
《青天遇活佛》的故事,我认为,说的就是张体学与天然寺和尚们的故事,不是指哪一个人。张体学说的是“你们救了我,你们是活佛。”因此,说活佛是游和尚、朗一法师、还有那些住庙的和尚们,都没有错,因为他们都是度人的活佛,而张体学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青天省长。
 
七、罗汉松的故事与传说
在天然寺三祖殿门前院内,有一块支撑罗汉松的石碑上,写的是这棵罗汉松是三祖僧璨大师亲手栽培的。这个说法来源于我在2002年前后去天然寺周围村庄调查的时候,当地七八十岁的老人对我这样说的。他们说是这样传下来的,我就这样收集资料给隆可法师,他请朱兴中老师这样写的。
 
关于这棵罗汉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倒是有一个故事:由于当时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这棵古松也没有幸免,被当地人用斧头砍空了最下面的树干,还放火烧了,只是没有倒下而已。听当地人讲,当时砍树的那个人回家就病了,因此,别人再也不敢砍了。
 
我在2003年的时候照相显示,这棵树是枯树,倾斜地长着,可以看到树干里面被掏空了一米多高,树干下面的皮只有三分之二,树冠叶子大部分都死了,小部分只是开始长一些新叶,被挖空的树干和烧焦的烟痕看得清清楚楚。树周围没有房子,都是菜园。这里的蔬菜不用喷农药居然不长虫子。
 
当时,看到这棵古树倾斜要倒,我对隆可法师建议:师父啊,立块石碑支撑着吧,介绍一下这颗古松,一举两得。师父答应了,请朱兴中老师写文,请人刻石碑立了起来。今天,大家看到的那块石碑支撑着古罗汉松就是这样来的。很少有人知道那棵罗汉松曾经被人挖空树干用火烧了。现在看不到树干下面被掏空,是后来用石头和土填满的。其实这棵罗汉松一直是危树,如果把那块石碑移开,遇到大风的时候,就存在倾倒的风险,需要继续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安全。
 
非常奇怪的是,十几年以前,这棵已经快枯死的罗汉松,今天居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看不到枯叶子了。难道是物随心转?
 
八、“蒋家山”无“蒋家”的故事
浠水县泰春山,又名青狮山,因树木苍翠茂密,远看如狮子而得名。后来才改名为蒋家山。
 
很早很早以前,蒋家山俗称纵横四十里。山上住着一个名叫蒋侍郎的大户人家。他在朝中做高官,其儿女亲家也在朝中做官。家中有豪华的楼房,良田千顷,建有跑马场、杀猪场、回垅仓等。因此,他仗势把泰春山改名为蒋家山。地名沿用至今。
 
那时皇帝的国师每晚都观天象,预测国运之吉凶祸福。
有一段时间,国师每晚观到一颗星总是很亮很亮,好像要超过当时代表皇上那颗星宿的高度和亮度,就慌慌张张地向皇上报告这不祥之兆。可每次国师和皇上要确定此星宿是代表哪家时,总是被一块黑云挡住了。
 
这样,就一直使这家鸿运当头。其实这就是蒋侍郎家。
 
后来,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有一天,蒋侍郎的亲家来他家作客,刚一来,就见一只大黑狗婆子在蒋家的屋脊上汪汪直叫。酒足饭饱后,喝茶聊天时,亲家就把黑狗婆子在房顶上的事说了。这是大不吉利,又有晦气,不能让狗趴到房顶上。蒋就令家人驱狗,可是,任你怎么驱赶,狗不离开。后来,实在没办法,只好把狗打死了。
 
狗死黑云散,朝中国师和皇帝一观就猜想是蒋家要夺皇室,就秘密决定把蒋家满门抄斩。
 
为了避免株连九族,蒋家山上的蒋姓当时只好改姓为王,躲过一劫。尽管如此,可他们的祖宗牌位顺面是王氏宗祖,反面还是留存着蒋氏宗祖。这就是蒋家山村没有一户姓蒋的原因。
 
就这样,蒋家由盛而衰,气数已尽;“蒋家山”无“蒋家”之历史成因的故事流传至今。
 
九、三祖闭关洞
在天然寺后山最高峰,明显看到对面钵盂峰回来一段的次高峰下面几十米的地方,有一块裸露出来的大石块向外伸出来,下面有很大空间的山崖洞。隔着一个山沟看对面这个地方很清楚。相传三祖当年在这洞里传法和闭关,因此得名“三祖闭关洞”。洞周围长满了竹子和杂树,人进不去。我和夫人张菊华与天然林场的王仕全先生,用砍柴刀砍出路爬走到洞里照相了。此洞上面一块岩石生在悬崖边,形成的空间:石块向石壁外伸出七八米、宽有十几米,前沿空高七八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山洞。这里清静超脱,是一个难得的修炼之地。
 
十、和尚塔
在面对天然寺大门的右边小道转弯上台阶处,有一座和尚塔。上面是一座塔,高三米左右,塔身是圆柱形的石头,塔顶是双鼓葫芦形的石头,塔顶与塔身之间有一个莲花形的石头垫子,四周露出来比塔身和塔顶多出十几公分;底下是一个地洞,洞口用石块盖着,里面有三四米高,面积八九平方米左右。听说底下叫地宫,是存放和尚骨灰的地方。
 
十一、妙安塔
在双峙峰下面,天然寺后门正对面的半山腰有一条小山丘,有几间屋子,以前是猪栏;猪栏旁边就有一座塔,这就是妙安塔,是妙安上师在这里成就肉身佛的地方。
 
塔旁的碑文这样记录:
先师上妙下安老和尚,俗名曹炳乾,河南人氏,八岁流亡印度得遇佛法,十八岁回五台山受具足戒,于二零零六年九月初一晚十时三十分安详示寂。终年八十四岁,戒腊六十六年。先师童贞入道,少年披剃,一生戒行清净,行不倒单,慈恩广泽,渡人无数,以言教醒人,以身教作范,达士下民,共浴慈云。余以先师圆寂一周年之际,谨立此碑,祈愿先师早登九品,倒驾慈航,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公元二零零七年佛历二五五一年九月初一安师塔下,弟子经智灵,

百拜叩首谨立)
 十二、燕子岩
在天然寺大门出门往右转弯处的路外边下方50米左右,有一岩石块突出石壁外五六米、宽七八米,前沿空高五六米,形成一个山洞。岩石块形似张开翅膀的燕子,因此得名燕子岩。仿佛是燕子在庙前听经得道成仙了。燕子岩生在丛林中非常幽静,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
 
十三、三祖“念经洞”与得道“狐仙洞”(毛狗洞)
在泰春山双峙峰靠兰溪方向往下走几十米处,有两个洞:上面是张口的岩石洞;左前下方是狐仙洞(当地人叫毛狗洞),方形门边长一米多,洞深两三米。相传当年三祖僧璨经常在上面的张口洞念经,一只狐狸在下面方体洞里听经得道,能够变化成美女。当地人开玩笑说,旅游的朋友们看到美女不要动心,可能是狐狸精变的。有游客说,就是想来会会狐狸精,“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隆可法师生前喜欢到这里,先拜三祖“念经洞”,然后在洞里打坐念经。
 
洞前立面石壁,高几米,宽十几米。如果在这块石壁上刻上《信心铭》该多好啊!
 
十四、天然水库
在天然寺山脚下,有一座1958年建的小型水库,随庙名叫天然水库,比天然村的名字还要早。在寺庙山上俯视,库水清澈如镜,辉光四射,蓝天白云倒映库中,水中有天。水库“锁住青狮常流水,自流灌溉千亩田”,是附近村民旱涝保收的水源。
 
十五、望婆井与望婆井庙
很早听说望婆井的故事,从来没有亲自去看过。2019年5月22号天然林场的王仕全先生带我去看了以后,我被孝心故事感动落泪了。在离天然寺不远的浠水蒋家山村村部(村部隔壁就是天然寺林场)背后,有一口望婆井和望婆井庙以及一座汪元君之神墓,我抄写了望婆井那里老百姓立的石碑文字记载:
 
望婆井碑记
宋朝仁宗年间(公元1024--1065年),包拯丞相私访查案,路过泰春山(现叫蒋家山)口渴,见一清泉,饮后觉泉水甘洌,出资修井,饮用至今。现有上千年历史了。到了宋徽宗年间(公元1102--1127年),金兵南侵,乙亥年有逃难良民婆婆白氏,媳妇汪氏,相依为命,来到这里。媳妇病重,婆婆讨饭,二人度日。这年冬天,大雪纷飞,婆婆讨饭数日未归,媳妇每日提茶到井处,望婆婆回来。后听说婆婆在雪中冻死,媳妇汪氏悲痛过度,投井而亡。后世人见媳妇汪氏这样行孝,称汪氏为元寿娘娘,称井为望婆井。后来,明太祖正宫娘娘马氏路过望婆井,被汪氏的孝心所感动,出资修建这座小庙,以纪念汪氏元寿娘娘,让孝心在泰春山上万古流芳。
 
2011年冬至 
以上是村民立的碑文记录。我在当地听说了婆婆白氏是在蕲春县管窑镇寒婆岭冻死的,婆婆的媳妇孝心感动了当地人,他们建了“寒婆庙”,将此岭改名为“寒婆岭”、该村改名为“寒婆岭村”,一直沿用至今。我亲自去寒婆岭村采访,发现《清·蕲州志》(咸丰壬子仲冬,卷之二水利)中记载:“管恕庵古塘在寒婆岭下水流里许”。说明最迟清朝咸丰年间就有寒婆岭地名。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婆婆的生日,媳妇这里浠水县蒋家山村的老百姓去蕲春寒婆岭纪念;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媳妇的生日,蕲春寒婆岭村的老百姓来浠水望婆井纪念,从宋朝到现在一直没有间断。浠水望婆井和蕲春寒婆岭的孝文化一直薪火相传。
 
十六、老虎窝
盛家冲水库尾部上方的最高峰叫老虎窝山。我本来是为了找传说中的老君窝,结果找到的是老虎窝,当地没有传说中的老君窝。当地老人家讲,这山以前有老虎出没,还有老虎洞,因此得名。此山藏有金矿,已经开采过,难道老虎来这里是看上了金矿?老虎窝一边是蕲春地界,有一座曹庵庙;一边是浠水县地界,一条柏油路从此经过。此地高耸而开阔,站在老虎窝山顶,看到四周风景如画,是个观景的好地方。
 
十七、吴王寨
吴王寨在金鸡石村寨湾后山,是蒋家山离浠水县城最近的一座高峰。传说在三国的时候,吴王到这里住过,现在山顶还留有石头城墙遗迹。当年战鼓震天,今日安静超然。
 
十八、金鸡石与金鸡寺
在离吴王寨附近的一座山上,有一块岩石,传说有金鸡在此下蛋,大家就叫金鸡石。该村因此叫金鸡石村。这里有一座庙叫金鸡寺(曾被人误叫金山寺)。传说古代有一只金鸡长期在这一带活动,附近的老百姓经常听到金鸡在山上叫,庙里的出家人经常看到金鸡在佛台下面藏身。
 
金鸡寺大门正好对着明朝当地最富的人程富文家。有人说金鸡跑到程富文家每天下一个蛋;也有人说程富文家每天的收入相当于一个金鸡蛋。虽然无从考证,但几百年以来,大家都这样津津乐道地传说。
 
据金鸡寺洞铣法师(比丘尼)介绍:她22岁因为身体不好到庙里求神改变而出家,一个人住此庙快40年了。她的师爹演智法师当时与天然寺的游和尚是佛友,金鸡寺是天然寺的下院,隋朝时期建立的。她听演智法师说,古代曾有皇帝到过庙里,庙里的书籍记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给毁掉了。庙里保存着古代留下的几十公分高的石佛。她说当年张体学游击队经常到庙周围活动,与金鸡寺关系密切。
 
十九、狮子口真武禅寺(杈口石庙)
在青狮山盛家冲水库旁边赵湾的后山上,有一奇特的石块,伸出石壁外五六米、宽七八米,前沿空高五六米,恰似狮子张开的大口,当地人称这块石头为杈口石,称此地为狮子口。此山就是雌狮子的头。这里的庙建在悬崖上,把整块杈口石都包在庙里,非常陡峭,前面无路进大门,大门悬在空中十几米高,人只能走侧门进庙。以前此庙叫杈口石庙,现在叫真武禅寺。
 
二十、一里三庵
一里三庵在当地很出名。在青狮山雄狮头(白额崖那山)到大椎(新庵寨山)这一里路有朝天庵、静庵、新庵三座庙,称为一里三庵。朝天庵在狮子头部前额下方,保存完好;静庵在狮子左脖子上,被毁,新做了个小石头庙;新庵在狮子左脖子到大椎附近,被毁只有痕迹了。这里出名的原因是现存很多旧城墙,是反清复明时期抗击清军的战斗地。
 
二十一、狮子流涎
在青狮山雄狮头部那座山,在朝天庵到黄梅坳水库中间有一块岩石,象狮子张开的大口,这里一年四季基本都是湿的,特别下雨以后,很多天都在流水,老百姓习惯叫狮子流涎。
 
二十二、黄仙洞
在雄狮子头部朝天庵的前下方的黄梅坳水库边,传说有一个黄仙洞口,当年被“长毛”杀死几百人。我和夫人找天然林场王仕全先生带路,亲自去看了。
 
从散花镇董河村往朝天庵走,需要经过蕲春彭思镇的一个湾子,再经过一座黄梅坳水库,此水库是浠水与蕲春的交界处(两地共有),一直到山边的一个湾(董河村18组)的几户人家。我们找到了75岁的董应芳奶奶和张春芳女士带路去看黄仙洞口。我们五人沿着水库边的山路,找到了一个废弃的石料开采场。董应芳奶奶讲,她出嫁到这里的时候,就没有看到黄仙洞口,那个时候,这个地方的一块岩石上刻有“黄仙洞口”四个字。她听以前的老人讲,“长毛”军杀人到这里,找不到人,结果听到这个洞口传出猫的叫声,看到一只猫从洞口跑出来,才知道当地几百人跑进这个洞里躲起来了。于是,“长毛”军在洞口拿硫磺加干柴烧火往洞里吹风,在朝天庵上面冒烟,传说这山里面都是空的。结果洞里的几百人就这样被“长毛”军用硫磺烟给熏死了,后来流出的血几年还没有流完。张春芳女士说,她去山上放牛拿石头在山上敲击,里面传出“硿硿”的声音。我通过考察,这山是花岗岩地貌,不是喀纳斯地貌,不可能出现传说的大空洞。
 
 董奶奶还主动带我们去前面的一个被填的井口(在朝天庵正下面水库边小路上面两米处),她告诉我,分田到户的时候,在这里发现一头牛掉进如井的山洞里死了。这个洞是垂直向下几米,里面是山洞。难道这里才是传说中的黄仙洞口?一个洞口被水库的水淹没了,这个洞口被人用土填满了。黄仙洞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回到湾子里,董奶奶的家谱里出现了很多黄仙洞的文字,看来只有等后人来考证了。
 
二十三、孟家冲、德意生态桃园
在天然寺山后面,有一个孟家冲,很出名:一是革命冲,张体学当年在这个村结婚、革命;二是与天然寺历来关系密切,历史上是天然寺的大护法,每年正月初一初二互相拜年;三是这里风景优美,有青狮山的四个景点。因此,村的名字就叫孟家冲村(丁司垱镇)。
 
近年来,在孟家冲村部,有一个德意生态桃园,是一位伤残退伍军人段德意先生开发的。此园有农家乐酒店,有满山的桃林。每当三月桃花开放的时候,满眼的蓝天青山中,朵朵粉红的桃花盛开,特别鲜艳,勾人心魂。五六月,春瑞桃、血桃、苹果桃、加纳岩桃依次成熟,让游客都能够吃上鲜美可口的蜜桃。
 
孟家冲、德意生态桃园也是观景的好地方。从这里看泰春山非常壮观,特别是虬虹岭上的那片红叶石楠,如霞似火;白额崖在青山中特别显眼。看四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风景如画 ,令人心旷神怡!
 
二十四、天然寺书院、林场、农场、金矿
天然寺,在历史上有书院、林场、农场等,二十年以前发现了金矿。我在天然林场王仕全家发现他的家谱《王氏四修支族谱》《松寮蟲寮韵集》多处有天然寺书院的记录,其中有一首诗这样描述:讲院依山映碧梧,先生中坐我趋隅。肯将妙墨间怃出,一幅秋林问字图。充分说明历史上的天然寺,对社会开放了书院,文化底蕴深厚。现在的天然林场就叫天然寺林场,面积四千多亩(曾经万亩),整个蒋家山除了村里的山地以外,都是天然寺林场的。古天然寺农禅双修,在里店村、天然村等地有100多亩田地,当时和尚一边念经,一边农耕,生活自给自足。在2000年前后,我去庙的时候,经常看到隆可法师带和尚种田、种地、种菜、修路。天然寺前的田地大部分被现在的停车场压盖了,旁边少数田地都被收给当地农民了。
 
在天然寺林场,清水岩和老虎窝余脉,发现了金矿,前些年开采了几年。金矿的发现,印证了当年三祖僧璨大师沿长江而行发现一座奇异的山(泰春山)上放光而驻锡于此的说法。
 
关于泰春山天然寺的轶闻趣事和景点可能还有些没有被发现,大家也来谈谈吧。想了解更多天然景点,请看我于2019年5月写的《天然八景介绍》。
 
结束语
为了挖掘天然寺天然美景,我想尽一切办法到每一个景点深入考证;为了挖掘望婆井孝文化,我多次深入到浠水蒋家山农户和到蕲春寒婆岭村了解;为了挖掘三祖佛文化,我和夫人与天然寺悟杰法师以及天然林场王仕全先生四人,5月20日去安徽潜山三祖寺、黄梅四祖寺、五祖寺深入了解三祖僧璨大师。看了《三祖寺志》,才知道三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对后代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在没有对泰春山天然寺深入了解之前,我和大家一样,认为这里就是一座山和一座庙,没有什么好看的。当我深入了解以后,越来越发现:这里的天然景点多、故事传说多,1400多年的三祖佛教文化和千年的望婆井孝文化,以及孟家冲红色文化!我相信有一天,这里的天然美景、佛文化、孝文化、红色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我深信天然美景,今天藏在深闺人未识,来日揭开面纱四座惊。泰春山又名青狮山,一首《青狮山》诗歌,禁不住从我心中喷涌出来:
泉流祖脉越千年,趣事奇闻遗满山。
美景天然人未识,风痴云醉不思还。
 2019年6月1日 
千年薪火孝心传
——对望婆井和寒婆岭之孝文化的感受
 
在湖北省浠水县丁司垱镇蒋家山村有一口望婆井、一座望婆井庙、一座汪元君之神墓;在蕲春县管窑镇寒婆岭村有一个寒婆岭、一座寒婆庙、一座寒婆墓。两地婆媳的爱心与孝心故事,从宋朝开始到今天,传颂了近千年。
 
我一直在挖掘浠水县三祖天然禅寺文化,很早在天然八景介绍中,看到有人提到望婆井,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近,天然寺林场的王仕全先生带我去蒋家山村,我才深入了解到望婆井的故事,被媳妇的孝心感动得落泪;为了探究真相,我开车去蕲春寒婆岭,又被婆婆的爱心感动落泪。于是,我决定写这篇文章,以作纪念。
 
2019年5月22日,天然寺林场的王仕全先生带我和夫人张菊华一起去蒋家山村望婆井,首先看了这口古井及其碑文记录:
 
望婆井碑记
宋朝仁宗年间(公元1024--1065年),包拯丞相私访查案,路过泰春山(现叫蒋家山)口渴,见一清泉,饮后觉泉水甘洌,出资修井,饮用至今。现有上千年历史了。到了宋徽宗年间(公元1102--1127年),金兵南侵,乙亥年有逃难良民婆婆白氏,媳妇汪氏,相依为命,来到这里。媳妇病重,婆婆讨饭,二人度日。这年冬天,大雪纷飞,婆婆讨饭数日未归,媳妇每日提茶到井处,望婆婆回来。后听说婆婆在雪中冻死,媳妇汪氏悲痛过度,投井而亡。后世人见媳妇汪氏这样行孝,称汪氏为元寿娘娘,称井为望婆井。后来,明太祖正宫娘娘马氏路过望婆井,被汪氏的孝心所感动,出资修建这座小廟,以纪念汪氏元寿娘娘,让孝心在泰春山上万古流芳。
2011年冬至 
 
我看了包拯出资挖掘的望婆井、喝了甘甜的井水;看到老百姓建一间小房子把望婆井保护起来了;认真阅读了望婆井碑文;接着参观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在井旁建的望婆井庙。
 
走进庙里,首先看到媳妇汪氏被尊称为元寿娘娘塑像坐在大殿中间,周围是菩萨像。元寿娘娘被当地老百姓当菩萨供奉了近千年,让我深深感受到老百姓对孝道的尊重和践行。
 
庙里69岁的胡军安先生告诉我,他去年来到这庙里,以前庙里两人常住,现在他一人住庙。他带我们去望婆井前下方拜了元寿娘娘汪氏的墓。墓地已经建了一个盖有琉璃瓦的亭子罩着,墓碑有如下文字记载。坟墓石碑的横批:“敬思孝”。右边和左边对联分别是:“望婆芳史垂千载,古井清泉济万民”。墓碑中间大字:“勅封救刦汪元君之神墓”。墓碑右侧小文字:“该元君乃寒婆岭白老仙人之媳妇,出生於宋朝末年,时值徽宗昏庸国土沦陷,生民涂炭,该元君婆媳相依,家道贫寒,一日大雪纷飞,携茶至此候婆婆讨米归来,闻婆婆丧身途中,悲痛不已,遂投身於此井之中,以报贤媳之孝,终年三十有余。刊碑为记,敬迪后人矣”。墓碑落款文字:“1999年,普清庵主持僧古青、古诚及弟子洞根,洞华等人立”。坟墓的亭子墙壁上有红色的油漆字记录建亭日期:“2008年3月4号建”。
 
当地老百姓自发地出资给望婆井修建了一间屋,把水井保护起来;给水井立碑记录婆婆的爱心和媳妇的孝心;扩建了马皇后建的望婆井庙;给媳妇汪氏建坟墓立碑建一间亭子;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婆婆的生日,浠水县蒋家山村的老百姓到蕲春寒婆岭纪念;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媳妇的生日,蕲春寒婆岭村的老百姓到浠水望婆井纪念,从宋朝到现在一直没有间断。
 
2019年5月24日,我再次来到望婆井,听望婆井庙常住师父胡军安先生介绍,按照传统习俗,他于今年三月初七去蕲春寒婆庙拜了寒婆。他说那里的老百姓一直孝敬寒婆,孝文化传播得非常普及。他这样说勾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当时就约蒋家山村徐小群书记,伙同王仕全、胡军安、我夫人张菊华五人,我开车、胡军安带路去蕲春县寒婆岭村。
 
我们五人到了寒婆岭一带,随便问谁,都知道寒婆的故事。村民指路,我们很快找到寒婆岭村部。该村书记管道武先生和妇女主席徐建军女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先参观了村部,看了墙上的《寒婆岭村史介绍》:
 
“浠水有个望婆井,蕲春有个寒婆岭”,这寒婆岭就在管窑镇寒婆岭,村以岭名。这里有“斗米树”、“寒婆墓”、“寒婆庙”,还有拾柴火为寒婆取暖的习俗,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寒婆文化现象”。
 
相传宋末有一年冬天,浠水泰春山的一家主人被乱兵抓走了,媳妇又挺着个大肚子要生孩子了,可家里连年饭米都没有一粒。娘没法子,就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提了一个破篮子,拄了根打狗棍,下泰春山往蕲春方向讨米来了。媳妇叫婆婆不要走,婆婆叫媳妇放心,说:“一定回家过年”。 
 
在讨米途中一个寒冷的日子,夜里又下起了大雪。只是婆婆为了多讨点米,离家走的太远了,一直讨到了管窑的土城岗,总算讨到了一斗米。在路边一棵树下休息,过一会儿走过来一位樵夫想把这棵树砍回家,用于柴火,婆婆当时就说:“这位大哥,这棵树留着给来往的过路人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好不好,我这有一斗米,给你,留下这颗树吧”。就这样后人把这颗树叫“斗米树”,树下面的一个水库叫“斗米树水库”,至今还在,只是面积扩大了。
 
没多久,婆婆冻醒了,她想到答应过媳妇要赶回家过年,就想爬也要爬回去,结果走到凤凰山九龙岭就冻死了。人们不知她姓什么,只知她是受寒冻而死,就称她为“寒氏婆婆”。从此,人们就把九龙岭叫做“寒婆岭”。
 
婆婆的媳妇自婆婆外出后,每天站在湾子外边的水井旁望婆婆归来,后来听说婆婆在雪地冻死,悲痛过度,就一脚跳进了井里。从此,人们就把那口井叫望婆井。
 
婆婆死后,当地人给她竖了一个碑,就叫“寒氏婆婆之墓”。后来被乱兵抓走的儿子逃了回来,寻母寻到寒婆岭,人们才知道寒婆姓白,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于是又重刻“宋赐尊仙母寒婆白老元君之墓”碑记。
 
寒婆是冻死的,人们很同情她:路人每经过寒婆墓时,必捡些松枝等柴薪置于坟头,以供寒婆“取暖”,这已是当地一特定习俗。此外,人们还在寒婆坟附近修了一座寒婆庙。寒婆庙、寒婆故事、寒婆习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寒婆文化现象。对此文化现象,清人的《西元杂论》还以诗的形式记载下来:
坟头荒草没孤坟,每每寒天怕夕曛。
此后且教休怯冷,道旁薪火足供君。
听一听寒婆凄惨的故事,拾一束柴火以示对对寒婆的虔诚,感受一下寒婆文化的熏陶,也能受到一次心灵的震惊。
 
看了以上蕲春《寒婆岭村史介绍》,对比浠水望婆井碑文的介绍,细心的朋友们不难发现,在时间上和情节上出现了一点点差别,这是千年传颂过程中的细微偏差,丝毫不影响故事的真实性。
 
寒婆岭村拿出了一份《关于申报管窑镇寒婆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请示》,还有一份“《清.蕲州志》咸丰壬子仲冬.卷之二水利”复印件,有这样的一句文字记载:“管恕庵古塘在寒婆岭下水流里许”。充分说明最迟在清朝就出现了寒婆岭地名。根据我到两地考证,可以确定婆婆白氏和媳妇汪氏的故事,从宋朝到现在一直在两地广为流传。老百姓都是自发地口头传播,很少有文字具体记录。
 
参观完寒婆岭村部,村干部带我们五人参观了村文化广场,面积很大,建筑很雄伟,孝文化在建筑风格和文化长廊以及墙壁字画中到处体现出来了。这样的建筑群是一般村做不出来的,原来寒婆岭村常住人口达到六千多人。
 
接着,我们参观南征中学斜对面的寒婆庙,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凤凰山。首先看到寒婆的塑像座在大殿正中,周围都是菩萨像,寒婆被当地老百姓当菩萨供奉了千年。
 
在面对庙门左侧,就是做了房子罩着的寒婆墓。上面写着:“寒婆碑誌”。中间写着这样几个大字:“宋赐尊仙母寒婆白老元君之墓”;两侧有以下小字:“寒婆白氏仙母生于公元1006年三月初七日,祖居浠水县望婆井圣地,宋朝年代求乞流落我地羽化成仙(其殁不详),遗体卜葬於我地凤凰山座北朝南。爱刊於碑永垂不朽。创建首士等。公元二00二年重阳节立”。
 
在面对庙门右侧,立了两块“纪念碑”,这样记录:纪念寒婆白氏诞辰千年庆典:南征中学1000元、寒婆岭小学800元、南征卫生院600元、中心学校500元、南征粮管所500元、镇福利院400元、蕲州水利站300元、南征湖村300元、浠水望婆井250元、南征道班200元、兽医站200元、1+1超市200元、寒婆庙3500元。个人捐款:马明龙2000元、张继迎2000元、鲁晓勇1200元等等。两块石碑刻满了捐款单位和个人的名字,其中有浠水望婆井和蕲春寒婆庙,充分说明望婆井和寒婆岭孝文化在两地长期相传的影响力。
 
寒婆岭村妇女主席徐建军女士介绍说:当地老百姓自古以来就一直把寒婆当菩萨供,有给寒婆坟墓添柴的习俗,寒婆的故事走进了寒婆庙斜对面的南征中学学生课堂。学校通过寒婆的故事教导学生行孝。孝文化在寒婆岭村非常浓厚。
 
参观完寒婆岭,我们告别了寒婆岭村干部回家了。回到家里,我的内心无法平静下来,手中的笔不停地写着写着。可能是情到深处诗自来,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怎么突然写出了两首诗歌来了;
望婆井
包公掘井溢甘泉,媳望婆婆早日还。
马后生怜兴庙宇,千年薪火孝心传。
寒婆岭
千年薪火孝心传,犹忆婆婆大雪还。
喜看今朝寒岭上,花开四季艳阳天。
写完诗歌以后,一个问号突然在我的大脑里冒了出来:老百姓都在捐款或者以实际行动传颂望婆井和寒婆岭孝文化,我应该做点什么?我的孝心被唤醒了。
 
我要学习老百姓的善举,先把这两首诗歌立成纪念碑,坚持讲望婆井和寒婆岭故事,让大家不要忘记孝道。
 
我想推动望婆井和寒婆岭两地的孝文化深入交流。于是,我和夫人张菊华于5月27日早上开车去蕲春寒婆岭村,把村干部潘武谋和翁春生先生接到了浠水蒋家山村,参观了望婆井、望婆庙和汪元君墓。蒋家山村和寒婆岭村商量从现在开始以村的名义坚持联合开展孝文化活动。寒婆岭村在几天以后的五月初四媳妇汪氏生日,来望婆井纪念;蒋家山村计划明年三月初七寒婆生日,去寒婆岭纪念。
 
中午,我提议请清泉诗社诗人来望婆井采风、写诗,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望婆井和寒婆岭孝文化,得到了蒋家山村和清泉诗社的支持。大家都准备五月初四这天到望婆井再聚会。
 
后来我才认识了蒋家山村的原支部书记胡立峰先生,他对望婆井非常了解,坚持带领村民与蕲春寒婆岭保持联系,一直传播孝文化。
 
望婆井和寒婆岭的孝文化传颂了千年:宋朝包拯为民出资掘井;明太祖朱元璋的夫人马皇后建庙传颂孝文化;蒋家山村和寒婆岭村一直支持并携手传颂孝文化。我相信,孝心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灿烂!
 
2019年5月30日 
妙安上师苦行修成肉身佛
近来,一尊在匈牙利展出的肉身坐佛疑为中国福建被盗的“章公六全祖师”,肉身像事件引发人们热议。
 
谈起“肉身佛”(又称肉身舍利),不得不提的便是安徽九华山。九华山有僧人圆寂后“坐缸”的殡葬习俗,虽然坐缸过程很简单,但“能否肉身不腐还是要看因缘”。不断出现的“肉身佛”成了九华山的一大特色,同时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肉身佛就是活佛圆寂后经处理的遗体。高僧的遗体开放给各界祭悼,祭悼完毕,则进行防腐处理,将遗体直接存放于坐缸之中。三年后再进行开缸,如果缸内的活佛颜面如生,肉身不腐,他们就会再被塑成金身,成为肉身佛。
 
湖北省浠水县三祖天然禅寺,2010年出现了一尊肉身佛—妙安上师的真身至今还坐在庙里。
 
现在编写《三祖天然禅寺》增订版,需要写一篇妙安上师的文章,找了很多人,没有人出来写,最后朱兴中老师请我完成这个任务。我没有在妙安上师身边的经历,是被赶鸭子上架写作的,历时一个月,去采访一些知情人,介绍妙安上师修成肉身佛的过程。在此文里,我想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不带个人观点,也不作评论。因为被采访者与妙安上师有不同缘份,站在不同角度谈经历,所以难免会不完全被别人认同。我也只好按照采访的材料如实报道。
 
2019年5月10日,我和夫人张菊华居士去浠水县四祖平安寺,采访妙安上师的传法法子(唯一的接法弟子)月成法师。正好天求禅寺的照圣法师和武汉的王兴生居士也在庙里,他们当时打电话请来武汉的陈力贞居士。我们在一起谈了三天关于妙安上师的很多故事。
 
官方资料这样介绍妙安上师生平:
妙安上师生于1923年腊月初八,俗名曹炳乾,河南人氏。2006年10月22日(农历九月初一)示寂于湖北浠水天然禅寺,住世84年,僧腊79年,戒腊66年。
 
老和尚自幼5岁径至河南桐柏山太白顶学道,后于山上水帘寺出家学佛。少年时随众游方到印度参学,得法回国,到五台山显通寺潜心密修,依止能海大师。1940年于五台山塔院寺依寂度老和尚求授三坛大戒。1988年能海大师圆寂后下山,后常住武汉宝通禅寺,念佛弘法。1993年后前往湖北新洲报恩寺、通山、汉川、安徽九华山、江西、福建等地弘法度生。1999年回宝通禅寺常住。2006年到浠水天然禅寺。
 
妙安老和尚一生潜修苦行,持戒精严,行不倒单。三业清净,六根纯和。广行六度,普利有缘。以言传身教摄受众生。圆寂后特以肉身示现,以真实之行显菩萨之道。
 
我首先想知道妙安上师是怎么样从普通的肉身变成肉身佛的。
 
月成法师告诉我,妙安上师是提前安排自己后事的。2006年农历三月,妙安上师主动找来三祖天然禅寺,带大家到庙周围找地方,转了一圈以后,定在现在妙安塔这个地方,他说这里风水好,通风干燥,适合肉身保存。那个时候月成法师是庙里的当家师,与妙安上师有缘。妙安上师看到月成法师后,就说他找了九年才找到月成法师做自己的接法弟子,已经推迟几个月圆寂,就在天然禅寺举行仪式传法了。
 
妙安上师选好塔址和传法以后,交代隆可法师和月成法师去九华山买缸,然后于农历四月去五台山住一个月。这一个月自己照了很多相片,是他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是他在往生以前需要留下的照片。
 
农历五月二十七日,按照妙安上师的安排,月成法师和武汉的陈力贞、王兴生等居士,开车去新洲熊店显灵寺把妙安上师接到了三祖天然禅寺。在到达寺庙的时候,碰巧庙上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奇特的双彩虹,似乎是老天也在欢迎妙安上师的到来。
 
妙安上师选在三祖天然禅寺往生,一是与禅宗有缘,他以前是修密宗黄教的,后来到汉地一直专修禅;二是与隆可法师有缘,1988年在武汉宝通禅寺就对隆可法师衣服吐一口痰,说自己的后事搭在隆可法师身上;三是找到月成法师做自己的接法人;四是他认为三祖天然禅寺是一块风水宝地,以后在这里至少还可以出五尊肉身佛。
 
他告诉大家,要多留点粮食、柴火、蜡烛,防止雪灾和地震;结果他圆寂一年以后,2008年就出现了雪灾和汶川大地震。他说自己可以成就肉身佛,大家需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他告诉月成法师在他圆寂以后给他装缸的方法和步骤。因为担心大家理解不了,特地请新洲竹筒寺果静比丘尼教月成法师如何装缸。
 
他住在三祖天然禅寺里,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他的苦行:他身体单薄,平时少言,喜欢独处;他一生打坐静修,从不睡觉,有时候几天不出门,不吃也不喝;他平时不上大殿念经,做佛事的时候才去大殿参与活动;他平时走路总是弓着腰,只有做佛事的时候腰才伸直;庙里吃饭的时候,他不按时来,总是在别人吃完以后出来吃剩饭剩菜;他不喜欢吃米饭,只喜欢吃面食和馒头;他爱惜粮食,吃完稀饭总是用馒头把碗擦干净吃,总是把食物留着以后吃,哪怕是食物已经变质了,甚至馒头长毛了,他照样吃;他不喜欢洗澡,衣服从来也不做味道;他穿的都是旧衣旧鞋,舍不得花钱;他收到弟子供养的钱,总是及时送给困难的人花,自己从来不留钱;他教导人的方法很特别,有一次当众喝一口茶马上吐在茶杯里,让月成法师喝下去;他经常故意逗人发脾气,多次重演了苏轼与佛印禅师的“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的故事。
 
2006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妙安上师在庙后的小塔突然吐血不止,大家及时送他去浠水县人民医院,医院检查不出问题来。当晚转到武汉同济医院治疗,也没有确诊什么病来。妙安上师对医生说,他没有病,不用医生治疗,他需要往生西方。前三天是武汉李宝平居士和他弟弟(妙安上师圆寂以后,弟弟出家法名智灵法师)照料的,后面一周是月成法师照料他。住院花了两万多元都是武汉陈力贞居士一个人出资的。大家不治疗没有办法交代,因此只好继续在同济医院治疗。一直到农历九月初一晚上八九点钟妙安上师在同济医院快断气了,月成法师就把他接回天然禅寺,已经是晚上十点钟左右圆寂。 
 
在助念了二十四小时以后,2006年农历九月初三日,月成法师和李宝平居士以及智灵法师,还有一些居士帮忙,给妙安上师装缸。中央电视台CCTV4频道录制了整个装缸的过程:
 
第一步,在九华山买回的特制缸里,先在底部放一层炭,在炭上面放一层石灰块(石灰块都是用2-3层皮纸包的);再在石灰块上放一层炭,在炭上放一层石灰块。
 
第二步,把妙安上师的身体放在缸里,按照跏趺坐的姿势摆好。
 
第三步,在身体周围,填满檀香木、檀香粉、七宝(法宝)、石灰块(一定用皮纸包石灰,不能让石灰直接接触皮肤),支撑他的身体。需要一层一层压紧,盖过头部、填满整个缸。最后把缸盖好。
 
装缸后的第三天,发现缸开裂了,可能是湿气过重,石灰吸收水份膨胀造成的。月成法师用铁丝网捆绑缸体,用水泥裹起来,用玻璃胶密封。提前已经把缸放在一块方形钢板上了,钢板四角已经制作了钩子,便于搬动。
 
农历九月初七日,大家将缸抬到妙安上师生前指定的地点安放。先把缸垫高,再在缸的周围用砖块做一个呈伞状的护罩,将缸保护起来。到了冬天才开始在这个缸周围建塔,把整个缸罩在塔内。到2007年春天才建完塔。
 
就在安放缸的旁边,是废弃的猪栏,这里有能够住人的简易房子,妙安上师的弟子一直住在这里守护着他。
 
按照妙安上师生前的交代,于2010年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辰日由隆可方丈主持召开了开缸法会。根据中央电视台CCTV4频道播放的视频介绍:
开缸的早晨,天降甘霖、大地震动、妙安塔的上空出现了彩虹。开缸盖散发出如棉花的物体在塔内漂浮;闻到阵阵檀香;妙安上师的肉身保存完好,身体柔软并富有弹性;毛孔清晰可见;眼睛明亮如生;搬动身体的时候,体内发出金属般敲击的声音,这就是佛经里介绍的舍利子之间撞击发出的声音。这是一尊难得一见、保存最完好的肉身佛!这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又客观存在的现象。各界几百僧众见证了这一开缸过程。
 
记得隆可法师生前对我讲,开缸当天,全国各地几百人到场。浠水县公安局在开缸前找他谈话,担心妙安上师不能成就肉身佛出现的负面问题,会在全国造成不良的影响,需要有人对开缸的后果签字负责;如果不开缸最安全。隆可法师毫不犹豫地签字了。他说,前一天晚上,妙安上师托梦给他,伸出一只手,竖起大拇指和伸直小指头,点了三次。他领悟到,妙安上师是告诉他,自己生前是小指头,别人看不起;现在是大拇指,已经成就肉身佛了。因此隆可法师大胆地签字开缸了。
 
听说,开缸时是请九华山的师父前来给妙安上师用漆布裹身的,让身体密封在真空里便于长期保存。
 
大家看到的开缸以后妙安上师肉身是柔软的和现在的头发长出头部漆布外的现象。我在这里作一个科学的解释:据浠水县刑侦大队毛法医介绍,所有人在死后身体都是僵硬的,到两三天以后自然缓解变得柔软;人死后的头发和指甲都在自然长到一定长度。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只是很多人因不了解而迷信了。
 
妙安上师已经成为肉身佛,是不争的事实。到底是他修行圆满还是肉体防腐处理得好成就的呢?有时候科学与迷信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因此,没有人能够肯定或否定。我们只能够客观地报道事实真相,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其中的道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妙安上师一生信仰佛教和苦行。
 
照圣法师对我讲,他于1988—1990年在武汉宝通禅寺的时候,看到妙安上师住在菜园里的一个没有门的破房子里,一打坐就是很长时间;就餐的时间经常看不到他;他很少与人讲话,讲话也只说几个字;穿旧衣旧鞋,疯疯癫癫的。
 
他果真是这样的苦行僧吗?
2019年5月14日,我带夫人张菊华居士亲自找到武市新洲区潘塘街熊店村显灵寺,要了解妙安上师在这里的生活情况。接待我们的是70岁的和尚演愿法师。他告诉我们:显灵寺是1992年建的,宝通禅寺当家师常会法师那个时候叫妙安上师到这里是第四位住庙的师父。妙安上师在这里住了四五年以后离开。2005年春节以后再次来这里一个人住庙,到2006年离开此地到三祖天然禅寺。这里是一座非常破旧的庙,瓦房水泥地面,生活条件差,一般人呆不住。妙安上师自己出资建了一间瓦房,在这里安心修行,弘法利生。他给当地一些老百姓看病治病,受到老百姓的爱戴。
 
演愿法师说,妙安上师在这里没有床,只有一条禅凳,早就是得道高僧,还有神通,对病人用手摸一摸,口中念一念,就把有些病人给治疗好了。得道与常人表面上看不出来,一切在心里,通过禅坐摄心,明心见性了。
 
当我听说武汉的李宝平居士和他出家的弟弟智灵法师为妙安上师守塔三年多,就打电话联系智灵法师。他在安徽一个庙里,是受到妙安上师点化,离苦得乐而出家的。常人对父母都不能守孝三年,和尚和居士做到了,这是信仰的力量。
 
我又听说武汉有一位女居士在妙安上师圆寂以后,一直陪伴着师父。我于6月3号在三祖殿找到了这位居士。她叫曾桂兰,是为了报恩才长期陪伴妙安师父的。她以前拜妙安上师为师父,后来出车祸成了植物人,昏迷在医院。她老公和女儿告诉她,他们看到妙安师父到医院守护她三天,并从口中吐出一粒舍利子塞在她的嘴里,直到她醒来。此后,曾居士就一直追随妙安师父。在她老公去世和女儿出嫁以后,来三祖天然禅寺的三祖殿经常睡沙发陪师父肉身,一陪就是这么多年了。她在庙里什么都干:扫地、做饭、干杂活等,打算此生一直陪师父到西方极乐世界。一位柔弱的老人家,能够发出这么大的愿力,这么执着地信仰,这么样的孝行,非常难得,令人震撼。
 
曾桂兰居士特别强调,妙安师父收她做徒弟有三点要求:一是戒酒;二是修大慈悲心;三是存忍辱心。如果有人吐痰在自己脸上,不能当面擦,还要笑,答应才收徒弟。她当时答应了,师父在她的左手小臂用香火烧了三块小伤疤。虽然当时发愿了,但是她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做到。最后她含泪告诉我,妙安师父因为性格和生活习惯异于常人,到有些地方总会有人嫌弃他、攻击他,甚至赶他走。师父总是笑,一切随缘,从来不发脾气。
 
曾桂兰居士补充说,妙安上师5岁出家,6-14岁闭关,一生不认识人民币,由徒弟和居士帮他管钱,心里从来没有名利。
 
妙安上师一生苦行,弘法利生,终于修成正果。他的肉身殿在筹建中。虽然建殿筹资到了,但是,因缘没有具足,只是打了一个桩基。我们希望早点能够建成妙安上师的肉身殿,给他烧一炷香,磕一个头,让他的信仰变成我们发奋的动力;让他的苦行感召我们热爱生活;让他帮助贫困的精神,照耀我们爱国爱民,保持民族大团结。他修炼出的智慧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妙安上师离我们而去了。不!他还坐在三祖天然禅寺,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我们盼望妙安上师乘愿再来!
 
2019年6月10日 
隆可法师永远活在我心中
我从1997年开始在湖北省浠水县三祖天然禅寺(以下简称天然寺)认识隆可法师,到2018年他圆寂。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天然寺从当时的一片荒地到现在一座所有功能完善的大庙宇的过程。下面,我简单回忆一下我与隆可法师交往的一些片段,谈一下他对我的影响。
 
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骑摩托车去天然寺旅游,看到一座青砖青瓦有十几连门面的四合院,听说这是原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先生通过政府特别拨款修建的。在解放战争年代,他在这里被国民党军队围困,天然寺方丈游和尚救了他,有一段“青天遇活佛”的故事流传。“文化大革命”以前天然寺有几十间土木结构的庙堂,非常精美,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部被毁,一直到1996年隆可法师发心从黄梅五祖寺回老家浠水重建天然寺。法师回来的时候,这么简陋的四合院都不是天然寺的,而是归天然林场所用。隆可法师请浠水县政府有关部门出面,他给10万元搬迁补偿费,让林场在附近新建房子,这才腾出四合院做佛事,开始重建天然寺。那个时候连去庙的土路都不好走,隆可法师带着僧人开山路从庙里一直修到丁司垱渡槽,没有水喝,从后山引泉水到庙里,在这样的环境里,十几位僧人,天天三点多钟起床念经,白天修路种稻种菜,生活自给自足,快乐得象小孩子一样,如同世外桃源生活。我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了,从此开始经常带朋友去庙里,发心为天然寺做点有益的事情,当时只是凭对隆可法师的个人感情帮忙,没有其他想法。
 
我想做的,是把天然寺的文化挖掘出来,给后人留一段真实的历史,于是,开始骑摩托车到附近的村庄大量走访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在他们那里找到了一些关于天然寺的资料和传说,还去浠水县博物馆查阅有关天然寺的资料,发现浠水县志里有关天然寺的记载。《蕲水县志·杂志·寺观》:“该佛教古刹,隋代开山,唐初建寺。天然寺在青狮山,三祖僧璨大师得法之后即驻锡于此”。天然寺是1400多年以前隋朝时期佛教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开山,越六世丹霞天然法师建庙,历史悠久。我非常兴奋,把找到的资料都复印下来。隆可法师还介绍了他在建庙时从泥土里发现的一些珍贵文物,特别是保存的庙门老招牌石碑“天然禅林”、“古天然寺”,见证了天然寺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我把找到的资料交给隆可法师。他通过统战部请当时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朱兴中先生写了一本《三祖天然禅寺》。朱兴中先生化名株洲撰稿;我化名“早立”写文章和诗歌。今天我主动约朱兴中先生一起去天然寺,计划用真实姓名重编《三祖天然禅寺》增订版,充实新的内容,完整真实记录天然寺在隆可法师这20多年的历史和已经了解的一些史实。
 
看到隆可法师四处奔波化缘建庙,非常辛苦,我想帮忙做点事情。2003年4月,我联系汕头陈小薇居士到天然寺拜见隆可法师,并提出去马来西亚结缘。隆可法师说随缘不攀缘不断缘。为了更好地让外国人了解天然寺,我与隆可法师提前策划,我们提供资料,请朱兴中先生帮忙编撰、彩印了一份中英双文版的折页《三祖天然禅寺》简介画册。隆可法师、广东年轻的慧文法师、陈小薇居士和我四人于2003年暑假带这个彩色折页去马来西亚槟城参加普贤佛教会的一场法会,后去太平,最后去吉隆坡千百家居士林,一共半月时间,我们吃住在一起,隆可法师吃饭要求不剩饭菜,他连碗都舔干净,告诉我,不要浪费一粒粮食,佛教戒律不杀生,不浪费,是为了大家有爱心,珍惜福报。我们回国到汕头又结缘很多居士。隆可法师四处传法结缘,将所有善款都用于建庙。受他的影响,我们家三代五口人基本长期吃素了,夫人张菊华在台湾果青法师那里受了菩萨戒,长期过午不食并按照出家人要求生活,一心念佛,追求往生极乐世界。可能是巧合,六岁的孙子天生喜欢吃素,聪明过人,在“亚洲星空”全省幼儿组语言类比赛中获得金奖、全国银奖;几次在CCTV枫叶杯全国少儿英语比赛中获得银奖,这都是福报。
 
2004年,我下海到广东做生意,回家就去天然寺看望隆可法师。庙堂建设一直在进行,都是隆可法师一边在外化缘,一边回家建庙,大事小事都是他亲自过问,还发现他在浠水清泉镇建一座慈慧寺,资金缺口大,他就借钱同时建两座庙,他的梦想就是把庙建好,让信众有一个好的念佛场所。
 
为了增加庙里收入,我建议隆可法师在庙里设立抽签处,满足信众要求。他非常亲和地点化我,佛讲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求佛回避恶果,来世还是要还债的,不如今生了果,来世得清净身。他告诉我,佛教是正信,让人觉悟,不是迷信,他反对抽签算命,说很多人学佛迷信走偏路了。以前我对佛教的理解是求佛保护自己,隆可法师告诉我,人人都具佛性,都可以成佛,佛是觉悟了的人,成佛需要求己莫求人,求内莫求外。从此,我再也不抽签不算命了,也变得有责任心,从来不推卸责任了。
 
2008年金融危机,生意非常不好做了,我去拜佛见隆可法师,他居然告诉我,人越舍越得,钱越花越多。我慢慢领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做慈善多了,赚钱也多了,一直到今天把帮助他人作为快乐,2018年9月中央电视台CCTV12《聚善中华》栏目组特聘我为“公益爱心大使”,这都是隆可法师开导的结果。
 
2009年农历九月二十六日,隆可法师住持升座为方丈,他的方丈室非常小,十几平米,还是象以前那样简朴,我去看望他的时候,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充满正能量。
 
2010年,天然寺出了个大新闻,妙安上师成就肉身舍利的故事传开了。我去见师父,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妙安上师能够肉身千年不坏?还指定要到天然寺圆寂?他告诉我, 1988年,他在武昌宝通寺的时候,妙安上师主动找到他,见面就往他的身上吐一口痰,大声说,我妙安的后事象这口痰一样搭在您隆可法师身上了。2006年,妙安上师到天然寺找到隆可法师,说自己要离开,吩咐提前买缸建塔,按照心愿准时去极乐世界了,2010年开缸成金刚不坏之身。我听得神奇,问隆可法师,这是科学不能解释的,是什么道理?他说,以后在天然寺,象妙安上师这样,最少出五尊肉身菩萨。
 
隆可法师一心弘法,长期建庙操劳过度身体累垮了,后来发现还有小脑萎缩,神智有时候不太清醒,那个时候有他的徒弟能祥法师帮助打理庙里的事情和照顾他。我去天然寺看望他的时候,他见我就哭,非常怕冷,冷得受不了,在家里烤火不出门,于是我联系陈小薇居士,介绍他去气候宜人的汕头居住。我和朱兴中先生于2012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去天然寺请隆可法师,他答应2013年正月初五与朱兴中先生一起坐火车去汕头。我想不到的是,当时,他在房间里东找西凑拿出四万多元现金给朱兴中先生带去汕头放生。我说,师父,春节到了,留点钱过生活吧,他说,留钱有什么用,还是放生重要。
 
此后几年,隆可法师在汕头住得多,也回浠水天然寺住一些时候,我带夫人几次去汕头看望他,有时候他居然叫不出我的名字,老年痴呆小脑萎缩神智不清了。
 
2018年,隆可法师回天然寺长期居住,这个时候果琳法师派专人照料他非常周到,身体明显恢复很多。我几次去看望他,他都能够叫出我和夫人的名字,还能够参加佛事,自己到处走走。本来以为他身体恢复好了,可以长期见面了,谁知道他住世的时间到期了,要主动离开我们了。2018年10月底,我在深圳听说隆可法师于当月14日农历九月初六,在天然寺后山自己主动圆寂了,直到第九天才找到他。他说走就走,来去自由。
 
隆可法师坚定弘扬佛法的信念,坚守重建天然寺的梦想,坚持化缘念佛的行动,在20多年时间里,通过他的发心,感化有缘人,带领僧人、居士、信众,完成了重建天然寺几千万元工程的任务,传的是正法正道:他传播觉悟正信,反对封建迷信;遵循因果,反对抽签算命;一切随缘,不攀缘不断缘;倡导舍得,反对不劳而获:坚持内在修行,反对外在形式主义;向往极乐世界(了生死),不贪图生活享受。他把觉悟、因果、缘份、舍得等简单而深奥的佛里,诠释得明明白白,让我慢慢领悟到了佛法无边,自渡苦海的道理。我从此淡泊名利,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同时也心想事成,一家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隆可法师永远活在我心中。
 
2019年2月18日 
 
隆可法师往生记
湖北省浠水县三祖天然禅寺(以下简称天然寺)方丈隆可法师于2018年10月14号(农历九月初六)往生了。虽然我当时在千里以外的深圳,但是,我一直在关注此事,特别是回家过春节,关于隆可法师往生的原因众说纷纭:官方说隆可法师自在圆寂;出家人说师父是自己挑选的时间地点主动往生的;而有些在家人却说师父是意外身故;让很多人想不通的是,隆可法师是2018年10月12日早斋后离寺,到当月20号才找到,九天之中怎么样确定就是14号九月初六往生的呢?因为好奇,我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去采访调查。
 
春节以前,我已经约好朱兴中先生一起编写《三祖天然禅寺》增订版,于是,借此机会,我约朱兴中先生与我一起于2019年2月17号下午去天然寺采访,当天下午五点以前到达寺庙,发现大门和后门都锁了,于是第二天18号上午再去,看到只有一位出家的比丘尼和一位女居士在庙里,我们说明来意,她们是新近来的不知道具体情况。后来,我独自四五次去庙里了解情况,发现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出家人和居士四五人。他们既不了解真实情况,也不敢妄语。所以,我马上改变策略,计划去采访当事人。
 
3月8号上午,我带夫人一起去散花普度寺,采访当时任天然寺当家师的果琳法师。
 
她是这样介绍的:去年国庆节期间,她请从佛学院回来的超睿法师贴身照顾隆可法师十天,到10月9号超睿法师离开。10月8号这天,隆可法师和她以及超睿法师三人在三祖殿也就是妙安大师肉身存放的殿里见面,隆可法师一反常态莫名其妙地突然大声说:要走了!要走了!她问:师父,谁要走?是您走还是我走?还是大家走?都走了谁看庙?想到隆可法师从来没有用这样生硬的语气说话,她马上劝说:师父,您不走,我不走,大家都不走,庙是您建的,您住庙里安享晚年吧!三天以后的12号早斋以后,隆可法师突然不知去向了。庙里马上派人四处查找,及时告诉隆可法师的儿子裴柏元并报案了,派出所带警犬搜山,调城市道路录像查找,僧众四处寻找,还请民工找,一直找都没有结果。到隆可法师失踪的第九天被一个放羊的找到并报警了。果琳法师告诉我,那个放羊的就住在天然寺旁林场那里。
我马上离开普度寺,开车去找那个放羊的。
 
在去找放羊人开车的路上,我还回想起果琳法师这次在我采访她时说出来的一个梦,她有一天晚上梦见隆可法师成佛了,第二天看到隆可法师石像,与梦中所见一样。她担心隆可法师往生的时候被雨水淋湿几天,还有新建的塔很潮湿,会影响师父肉身的保存效果,需要等三年以后开缸看结果。回味着这些佛教故事,我兴致非常浓,想马上见到放羊人,了解隆可法师往生真相。
 
我在11点赶到天然寺,在庙里吃点斋饭以后,找到庙附近唯一的一户住户,只见一位女士做饭。她听明我的来意,非常热情地叫我打电话给她老公王先生。原来王先生去山里放羊,需要下午3:30以后回家,他平时都是这样:每天吃早饭去山里放羊,中午不吃饭,下午回家吃晚饭。我本想等到王先生回家再采访,没料到这位女士马上骑摩托车去山里接王先生回家。
 
王先生回家以后,我发现他好象40多岁的样子,1米5几的个子,圆脸,头光得跟出家人一样,穿得非常朴素,说话慢而轻,初一看,感觉他好象是一位出家人。据他和他夫人介绍,他叫王仕全,他夫人叫叶秀枝,原来她们是天然林场的人。 
 
他们是这样发现隆可法师的:外出几天的王仕全先生于2018年10月19号傍晚回家,夫人叶秀枝告诉他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当天上午她和弟媳郑富莲二人在天然寺旁边山上放羊,在隆可法师现在肉身塔上面山脊大石头处,三四条放羊犬反常地望着对面六七百米远处的三祖僧璨大师当年闭关洞方向一直叫个不停,赶也赶不走,久久也不离去,象发现了什么一样。王先生有所悟:这几天,庙里天天打电话请他找隆可法师,是不是狗发现了什么?会不会与隆可法师有关系?那几天三四场小雨,当天下小雨又黑了,那就第二天起早去看看吧。
 
第二天20号,天还没有完全亮,王仕全先生就起早沿着山路朝狗叫的方向找去,走了几百米远,居然在狗叫的对面山腰、在三祖僧璨大师当年闭关洞下面的一条山路边看到隆可法师安详地躺在地上,身体虽然被雨淋湿,但如常人一样柔和,面不改色。王先生马上打电话报案,接着去庙里通知大家。不久,警察来了,僧众百余人也很快赶到现场。
 
在王先生家里听完这段故事,想到狗这么灵,我提出想看看这几条有灵性的狗,叶秀枝伤心地说,今年春节以前那几条放羊犬全部被人偷走了。
 
接着,王先生主动带我从天然寺大门一直沿着一条山路直接去隆可法师往生现场。原来这个地方在寺庙后山,离庙1000多米远,一条3米多宽的车行土路从泰春山一直到孟家冲(是原来车拉树的路)。隆可法师往生地正好在三祖僧璨大师当年闭关洞下面两三百米的这条山路旁(半山腰)。王先生在现场介绍说,隆可师父那根凳拐(连着坐椅的拐杖)在上面三米高的石头上,人平躺在路旁,头向南朝黄石西塞山方向,还穿着一套灰色的僧人衣服,没有发现外伤。这里现在有流水,当时是干的。
 
我问王先生:我们是从天然寺大门沿着一条大路直接走到隆可法师往生地的,看到这里非常明显的位置,这么好找,我就是想不通,这么多天、这么多人到山里寻找隆可法师,还有警犬搜山,为什么没有找到大路边躺着的隆可法师呢?他说,这里现在没有草,很远就可以看到这个地方,那个时候长满了杂草,如果不细心,走到跟前也不容易发现。在这个现场,我请王先生指着隆可法师往生地,我用手机给他照相,并告诉他,以后出版《三祖天然禅寺》增订版,把这张相片安排到书上,让大家看到他,了解这段故事。王先生非常高兴。
 
采访完王仕全夫妻,我回家以后,用微信联系隆可法师徒弟、浠水县慈慧寺住持能祥法师,他外出需要半月以后回家,让我先微信沟通,他告诉我,经过法医鉴定师父是在2018年10月14号农历九月初六往生的。
 
我去慈慧寺找到《隆可方丈追思法会》光碟,认真看了,领导讲话说:隆可法师自在圆寂!
 
慈慧寺有几位居士对我介绍说,按照佛教说法,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需要在走后几天内不被人打扰。隆可法师可能是有意安排走后不让大家在几天内找到他的。啊,原来还有这个说法呀,这又勾起了我新的好奇心。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真相,我计划采访更多知情人。
3月10号,我和夫人开车从浠水去鄂州戴家坝玉观寺找到超睿法师,听取他的介绍:超睿法师,男,1986年出生,在湖北文理学院毕业以后,于2017年立春这天剃度出家,现在是河南佛教学院一年级研究生,去年国庆节放假十天,被果琳法师请去天然寺照顾隆可法师,十天里,只有两天睡在师父房间另外一张床上,其余晚上睡在师父旁边的房间里,白天全程陪师父,帮助师父洗衣、洗澡、洗碗,天天陪师父在庙里庙外转转,8号在三祖殿与师父谈话,9号离开天然寺。他天天写了日记,记录师父的具体情况,他说师父神智清醒,只是缺少朝气。我反复问隆可法师的神智是否清醒。超睿法师十分肯定,师父神智很清醒,不象有些人说的神智不清无人照顾走失发生意外,如果我不相信,他可以给我看他每天写的日记。我相信出家人不打妄语,不用看了。
 
接下来,我带着新华青年网“新闻工作者”证件,以新闻工作者身份去浠水县宗教局、丁司垱派出所和浠水刑侦大队采访。
 
3月11日9点多钟,我去浠水宗教局采访了柴明副局长,宗教局定性隆可法师是自在圆寂的依据是浠水县刑侦大队毛泉源法医的鉴定,他拿出笔记本给我看法医鉴定内容:1、软组织损伤;2、无外伤;3、有少量动物咬伤擦伤、4、缺水和食物衰竭死亡。定性:排除他杀。
 
从宗教局出来,我开车直接去丁司垱派出所,采访傅金警官。傅金警官拿出隆可法师案卷给我看,记录得非常明白:2018年10月12号裴柏元打电话报案说隆可法师失踪;派出所请黄冈市公安局派两条警犬到天然寺附近搜山几个小时;10月20号原丁司垱派出所郭警官接到放羊人王仕全电话报案找到隆可法师;七点多钟,丁司垱派出所负责人周水平带张又华和傅金警官三人去隆可法师往生现场并封锁现场,请刑侦大队法医毛泉源带二位技术员到现场勘察鉴定。
 
2018年3月12号8点多钟,我去浠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采访,警察需要看我的新闻工作者证件才接受采访。首先,我先到二楼技术装备室采访痕迹检验技术员苏怀先生,他介绍勘察隆可法师往生现场情况:现场只有隆可法师一个人的痕迹,没有外来物品和人员痕迹,手指没有异物,说明生前没有出现任何挣扎,排除他杀!苏怀先生还介绍,当隆可法师遗体回到庙里,一个多小时庙里就来了至少两三百人以上,大家都双手合十,礼拜师父。
 
接着,我在一楼法医室采访毛泉源医生,他这样介绍:无外伤,符合个人自己愿意走的意愿,判断是隆可法师想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往生。从现场痕迹看,三米多高的石头上的凳拐是隆可法师自己扔上去的,周围没有人上去的痕迹,只有隆可法师想爬到石头上面凳拐处的多个痕迹,想爬上去,又没有力气爬上去,双鞋脱掉了,脚上的袜子有泥土,说明生前一直在活动,排除从石头上掉下来意外身故的可能性,如果神志不清就会走到哪里是哪里,不会定在这个地方一直活动。
 
我还问了两个问题:一、到底现场身体是柔和的还是僵硬的?毛法医解释说,所有正常人在死后两三天身体都是僵硬的,以后都会缓解变得身体柔和,隆可法师往生现场身体柔和原来是这个道理。二、怎么样确定是走失后的第三天往生呢?毛法医介绍说,需要通过身体腐化程度确定,本来想通过解剖确定往生时间,但是,已经排除刑事案件,不需要解剖,因此,根据隆可法师这个年龄的身体状况,在缺水和食物情况下正常人在48小时死亡的规律来判断的。
 
至此,对隆可法师往生的采访全部结束,写完这篇文章以后,我还请被采访的人确认本文所写内容,他们都同意这样写。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的任务是报道事实真相,不带个人观点,不发表个人评论,请读者自己去判断。
 
2019年3月13日 
对禅宗应有初浅的了解和认识
佛教是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里的一种教派,而禅宗又是佛教十个宗派(俱舍宗、成实宗、禅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密宗、净土宗)中的一个宗派。佛教在我国影响最大,了解的人最广泛,妇孺皆知的《西游记》讲述的就是唐三藏去西天取经的佛教故事。而禅宗较佛教其他宗派传播更广,特别是六个祖庭(河南初祖庭少林寺,安徽的二祖寺、三祖寺、湖北黄梅的四祖寺、五祖寺、广东的南华寺)影响极大,梵音不仅传播祖国各地,而且传至世界。因此,禅宗在我国局部地区基本上成了佛教的代名词,少数地方甚至是宗教的代名词。
 
禅宗是外来宗教本土化,隋朝前,由印度僧人达摩(天竺禅即印度禅第二十八代祖师、中国禅初祖)传至中国,由于言语不通,达摩传法困难重重。当时的中国也有一些零散的教派在传法。有一次达摩到神光法师(后来的二祖慧可)讲法的地方,在众僧争论“风动与幡动”的情况下说了一句“智者啊,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的心在动。”而被神光法师用铁念珠打掉两颗门牙。达摩将两颗门牙吞入肚中,转身便走。神光法师事后才知达摩乃圣人,于是追随达摩至少林寺。达摩面壁九年,神光长跪不起。后来神光法师为了得法将自己的手臂砍断,以示求法的决心,达摩才嫡付衣法给神光,取法名为慧可。
 
相传北周武帝灭佛时,二祖慧可被赶出寺院,只好装疯替人治病。八十岁时,遇三祖僧璨,将衣法传与他,后来被朝庭杀害。据说被砍下的头不流一滴血,只流白浆,这是人修炼到至高境界后,变成了纯阳之体(按中医说法,气属阳,血属阴)的缘故。当时的皇帝这才知道自己杀了圣人,于是带文武大臣皈依佛教,佛教从此才得以广泛传播。
 
三祖僧璨禅师得法后,按二祖慧可的嘱咐“先隐居,等时机再弘法”,在安徽天柱峰隐居了多年,在当时朝廷恢复佛教后,才第一次出山,在湖北省浠水县泰春山天然寺所在地传法四年,后云游再回天柱峰,并传法给四祖道信禅师。僧璨禅师在一次千僧斋后,告诉大家,他要走了,可以来去自由,左手攀着树枝,把脚跷起来,面不改色就安然园寂了。他圆寂时多大岁数,什么地方人,身世如何,都没有人知道。
 
四祖道信禅师(公元 580年-651年),祖籍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生地蕲州永宁县(今湖北武穴市)。在湖北省黄梅县城西北15公里的西山(原名破额山,破头山)建寺聚众传法,收徒很多,农禅双修,在当时影响很大。四祖道信不仅禅学修得好,而且善于医道:不仅治好了当地群众的许多疾病,而且一纸药方子为当时的唐李世民治好了疥疮。唐太宗派人四次请他去宫中供奉,他不为名利所动,仍然留在黄梅传法。他传的是渐法与顿法,偏重渐法。他将衣钵传与五祖弘忍法师后,在破额山建塔圆寂。
 
五祖弘忍禅师(公元 601年-674年),俗姓周,湖北黄梅人,为人沉稳,接过四祖衣法在破额山弘法形成了很大规模后,又去黄梅东山向冯茂老人借山建寺(即现在的五祖寺),在东山传法影响极大,被誉为东山法门。他传的是渐法与顿法,偏重顿法。禅宗在五祖时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当时门下有十大弟子,包括后来的北宗神秀和南宗惠能。五祖弘忍打破传衣钵的常规,把继法之位传给了深谙顿悟法门的惠能,才使得禅宗在祖国大地发扬光大。后来,五祖弘忍在黄梅圆寂,肉身至今不腐,尚留在五祖寺真身殿内。
 
六祖惠能(公元638年-713年),岭南人,文盲,以打柴为生,因听人诵读五祖的《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去黄梅五祖寺向弘忍求法,干杂活八个月,在五祖出题选接班人时,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而被五祖选中,传与衣法,经曲折的隐居十六年后,在广东南华寺传法,因其对各种佛经、佛法的解说精妙绝伦,使许多大学者、政客、教派人士纷纷前来求教,使参禅之风大盛,又以一悟而至佛地的顿悟法门广为人民群众接受,禅宗佛法不仅传遍全中国,而且传至世界许多地方。
 
禅宗理论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达摩至三祖僧璨时期称为楞伽时代,传的是《楞伽经》,教人用渐法(悟)修炼,传法方式是一衣一钵,随机缘根基立说,口传心授,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达摩、慧可、僧璨被称为楞伽师,除《楞伽经》外,只有三祖留下一部著作《信心铭》。第二阶段是四祖道信至六祖惠能时期,为禅宗中国化时代。这一时期禅宗理论逐步形成,四祖时期寺院集众传法,农禅双修;五祖时广建道场,广收门徒,改传统的渐法(悟)为渐法、顿法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禅宗理论。至六祖惠能时期,一改过去单传(达摩至六祖都以木棉袈裟和《楞伽经》为传法物)为普传;二改出世修炼为入世修炼;三改过去的渐法与顿法相结合为顿法;四改过去门户之见为万法融合共发展,使禅宗发扬光大。《六祖坛经》就是第一部中国经,六祖因此成为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禅宗博大精深,以其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理念和入世度人的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影响了世界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一些人对佛教缺乏了解,把落伍、消极、迷信的帽子扣在它的头上,把巫卜星相、看风水、择吉日,神道设坛、祭祀礼拜等活动甚至是神棍敛钱、仙姑显灵这些无聊事都看成是佛教,这些都是对佛教的误解。为了消除这些误解,下面我有必要谈谈个人对禅宗佛教的认识:
 
一、禅宗不是迷信,而是智信
禅宗信奉的是佛,而非鬼神,佛是觉者之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佛。大学者梁启超说:“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迷信与禅宗佛教的最大区别在于迷信信仰外力,将自己的一切交给外在的神,而禅宗佛教相信自己,相信众生皆具佛性,皆可修持成佛。两千多年以前,释迦尊者就告诫弟子不得迷信,他在《般若三昧经》中说:“不得事外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神鬼,不得视吉良日。”又云:“不得卜问请祟,符咒魇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吉日良日。”
 
二、禅宗并不消极逃世
禅宗从佛性的立场来看人生,认为佛是人做的,人人都可以成佛;从因果关系上来看人生,认为有因果报应,劝人多种善因,多做好事;从自业力来看人生,认为有六道轮回,劝人避恶趋善;从生命的根本、万法的本源来看人生,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目前的肉体上、感官上的享乐,而在永恒生命本体的净化。只要净降六弊(悭贪、毁犯,嗔恚、放逸、散乱、愚痴),生命的本体即可恢复本来的明朗,获得永恒的解脱。这些人生观,即使在现在,对社会还是有积极的意义。
禅宗始终强调世间法,与社会紧密相连,不逃避矛盾,而总是化解矛盾,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三、禅宗对人生、对社会、对科学有它积极的作用
禅宗是个“修心”的法门,通过许多清规戒律约束人的言行,通过静坐思虑(参禅)使人明心见性,其教徒以慈悲为本、忍辱为行、度人为目的。对中国三大教传统的说法是“佛教修心,道教修身,儒教治国。”禅宗奉行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教化了许多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通过信仰禅宗佛教有的变得品德高尚,珍重生命,热爱科学,勤劳朴实,乐于助人。这对于个人、家庭、社会来说都是一个福音。
 
佛教,它还包含着一些知识:如《修行道地经》中所述胎儿在母体中发育的经过,竟与现代医学中的胎生学有若干吻合点。该经云:“胎成七日,初不增减,二七日如薄酪。……六七日如息肉。……九七日变泡,两肘、两髁及项。十七日生五泡、两手腕,两足腕及头。……”两千多年前的佛教高僧,通过修炼就能知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难怪学者李石岑先生曾谓:“我认为佛学的提倡,不仅对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精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
 
四、禅宗乃正教,与邪教有着根本的区别
邪教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出现的一股逆流,它与禅宗佛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是信仰观念不同。邪教以一种狂迷和狂妄自大的态度把相对的东西绝对化,使人对之顶礼膜拜,从而形成痴迷和盲信。而禅宗佛教的信仰观念,一般是对“绝对”的信仰和追求。这种“绝对”并非人的神化或将相对扩大化,而是人对超越有限存在之无限整体的感悟和把握,是对理想的一种追求和向往,超出了一般人的认识能力而形成为一种信仰。
 
二是活动方式不同。邪教利用歪理邪说和骗术,利用人们对佛教的信仰,把个人鼓吹成宇宙间万能的神、唯一的主宰,达到功利的目的,在社会上造成许多悲剧。而禅宗佛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正常的活动方式,有严格的教规和礼仪作为指导和监督,通过自身修炼入世度人,达到感化众生成佛(觉悟)的目的。
 
三是修炼的结果不同。邪教习练者唯教独尊、不信科学、漠视生命;禅宗习练者参禅开悟、热爱生命、乐于助人。从历史角度来看,禅宗佛教中的积极因素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
 
五、禅宗有一些说法,我们要理解,并加以鉴别
禅宗属于外来宗教中国化,对宇宙、人体奥秘的认识,不可能象今天这样在科学发达的情况下逐步去伪存真。如:认为有轮回、有来生、有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在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的产物,到底有没有这些,目前的科学不能证明,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判断。反过来说,今天的科学,正是建立在以前的不完全正确的知识之上,经过去虚求实,吸收发展,逐步进化而得来的。因此,我们要用唯物主义辩证的观点,吸收禅宗有用的积极的东西,摒弃那些无用的不成熟的东西。
总之,存在即合理,禅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确实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而且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六祖大师有句名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行者,皆可成佛。”也就是说一切人都有觉悟的可能,一旦觉悟了,也就成佛了。佛教文化丰富绚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能给现在的世人启迪和鼓励。如果我们通过学习佛教文化,并加以分析和思考,并把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禅宗思想,熔入到生活当中,一定会使个人美满,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友谊进步!
 
追忆张体学和林少南的婚屋
巍巍大别山余脉浠水县蒋家山,古名泰春山、青狮山,横直四十里,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有千年佛教文化、千年孝道文化,还有革命红色文化。
 
张体学和林少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人在蒋家山革命根据地抗日的故事广为流传。他们在孟家冲结婚的故事,传为佳话。
 
张体学和林少南结婚的那间屋子,曾经作为抗日的临时司令部,应该受到保护。可惜的是,因为以前是危房,屋主三次维修以后,于1998年拆除,建五连新住房。
 
我怀着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前天上午约王仕全先生,去找孟家冲党支部副书记孟楚林,请他带我去采访。
 
我们来到孟家冲4组孟家下湾,见到了张体学与林少南结婚的屋主后人——73岁的孟凤林及其40多岁的儿子孟汉生,听他们介绍当年的情况:
 
在抗日战争年代,张体学任新四军第五师鄂豫皖边区第五大队司令员,带兵在孟家冲一带打游击抗日。孟凤林的父亲叫孟儒聪,与张体学关系密切,一直支持张体学抗日。有一次日军与张体学的游击队交火,孟儒聪和张体学在屋后的竹林里,他发现日军在不远处朝着张体学准备开枪,快速把张体学按倒在地。日军的一排子弹马上从他们头顶飞过。因为孟儒聪靠得住,家里房子宽敞,张体学就住进了孟儒聪家,电台随身安排在屋子里。孟儒聪家成了张体学的临时司令部。
 
张体学与战友林少南女士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产生了爱情,1942年12月26日在孟儒聪家结婚了。婚礼简单喜庆,老百姓都来参加。纯真的爱情,简朴的婚礼,给孟家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想趁孟凤林先生在世的时候,让他回忆被拆的房子布局图。他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今天我再次去采访,湾子里的老人来帮助回忆。我根据他们的描述,简单绘出了建筑示意图(附后)。
 
蒋家山已经被县政府定为旅游开发区,张体学与林少南的婚屋,作为红色文化中的闪光点,迟早会被再现。因此,我今天追忆张体学和林少南的婚屋建筑图,希望为以后的旅游开发派上用场。
2020年6月14日 
 
附:张体学、林少南婚屋示意图
 
图纸说明
1地面平面图简介
横向四连,进深三间。
左右四连16米,每一横间宽4米(含墙壁)。前后三间距离,每间深度4米。也就是按照每间4米€?米的面积算,四连三重就是4€?=12间面积。
 
如果从左向右说明:
第一连,前面是房间,前墙开窗,房1是张体学和林少南结婚的房间;中间是饭厅和电台室,后面是厨房,后墙开窗。
 
第二连,前面的大门靠后一米多,从前到后是三间合并为一间通用厅堂;在天井后面,第三间墙壁线的地方,装饰了一屏风,叫鼓皮。人从鼓皮两边进入到上堂,靠后墙是神龛位。后墙没有开窗。在中间那间房的中心位置,是长方形大天井,
 
第三连,前面和中间两房是通间,前墙开窗;中间的房间中心位置是正方形小天井,后面一间房住人,后墙开窗。
 
第四连,前面一间是住房,前墙开窗;中间和后面两间合并一间大统房,后墙开窗。
 
2、屋顶平面图简介
在第二连中间房和第三连中间房顶两个正方形屋顶,是最高屋脊,水从这两个正方形合并的长方形最高处,向外流向四方;又从各自的正方形最高处,向内向下流向中间,流入中间房的天井。第二连的天井是长方形,比第三连的正方形天井大一些。
整个屋檐从墙壁向外伸展50--100cm。
 
3、材料介绍
地基是长方体的的石条,墙壁是俗称“青砖灌斗”的混合墙(青砖灌土),梁架是圆木和条木,屋顶是青瓦。
 
大门靠墙四壁是石条,有石头门墩。门扇是木板做的。窗子都是一样的尺寸,高约60--70cm,宽约40--50cmn,厚度约20多cm(一块土砖的宽度)。整个窗子是由一大块红砂石雕刻成的龙凤形图案,没有窗扇。四连屋前面四间,都有木板阁楼。
 
蒋家山旅游区开发之我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具有文化底蕴和天然景色的旅游区,更能够吸引游客。
 
浠水县蒋家山(古称泰春山,亦名青狮山)有孟家冲红色文化、三祖天然禅寺千年佛文化、望婆井千年孝文化;有著名的天然八景和其他很多天然景点以及故事传说。可以让文化和天然景点带动旅游经济发展。这里就是习主席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孟家冲红色文化
一九四九年以前,蒋家山是革命根据地,有一个红色政府叫彭思区政府,是浠水和蕲春革命的指挥中枢,浠水的核心地点是孟家冲、新庵庙(虬虹岭)、天然寺。原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就在这一带打游击,在孟家冲与林少南结婚。这里有很多革命故事,其中,《十三僧救张体学》、《青天遇活佛》广为流传。
 
今天的孟家冲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村部的德意生态桃园,既是农家乐,也是观景的理想地方。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现在过上了好生活,不能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人。
 
二、三祖天然禅寺千年佛文化
根据历史考证,坐落在蒋家山的三祖天然禅寺,是隋朝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开山的祖师道场(公元586--590年),有1400多年历史,文化厚重。这里有三祖当年栽培的罗汉松、留下的望江石手印脚印;有三祖闭关洞;清朝天然寺住持智沄法师著述的《洞上祖宪录》被辑录在《佛教大藏经》里,是佛教璀璨的明珠。
 
三、望婆井千年孝文化
在蒋家山村村部背后(也是在天然寺林场背后),有一个望婆井,是宋仁宗年间包拯出资修建的。后来有了婆婆白氏爱媳妇讨饭冻死在蕲春寒婆岭,媳妇汪氏孝敬婆婆,投井而亡的孝心故事,传颂了千年。井旁的望婆井庙是明太祖朱元璋老婆马皇后出资兴建的。
浠水望婆井和蕲春寒婆岭的老百姓被这婆婆和媳妇的爱心孝心所感化: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婆婆生日,浠水望婆井的老百姓自发地去蕲春寒婆岭纪念;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媳妇生日,蕲春寒婆岭的老百姓自发地到浠水望婆井纪念。从宋朝一直不间断地传承到今天。
 
四、藏在深闺人未识
三祖天然禅寺所在地蒋家山,有著名的天然八景(都在青狮山)和多个景点以及故事传说,各具特色,藏在深闺人未识,这些天然景点到现在没有被开发出来。我在1997年与三祖天然禅寺隆可法师结缘到现在有20多年历史了,近来把这么多年累积的知识写成了《天然八景介绍》、《天然美景人未识》、《千年薪火孝心传》等几篇文章。我今天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大家,蒋家山旅游区是值得开发的宝库。
 
五、文化和景点分区
蒋家山旅游区,可以分为三个文化区和四个景点区。
 
(一)三个文化区
孟家冲红色文化区(孟家冲村和蕲春彭思镇)、三祖天然禅寺千年佛文化区、望婆井千年孝文化区。
 
(二)四个景点区
1、中心区
以三祖天然禅寺为中心,周围有:前左的洗手池、和尚塔、天然水库;前右的燕子岩;后山的望江石;后右的双峙峰:右侧的妙安塔、三祖念经洞和得道狐仙洞。后左的三祖闭关洞、钵盂峰。
2、南区
从钵盂峰向南走,有一里三庵(新庵、静庵、朝天庵)、白额崖、狮子流涎、黄仙洞。
3、东区
孟家冲村部和德意生态桃园、蕲春彭思及其张体学中学等。
4、北区
狮子口杈口石、真武禅寺、老虎窝、望婆井和望婆井庙、吴王寨、金鸡石和金鸡寺。
 
六、分期开发。
1、第一步文化先行,以宣传引导为主,三点开花:开发孟家冲红色文化、三祖天然禅寺千年佛文化、望婆井千年孝文化,这三个地方建筑基本成型,道路通畅,投资小,见效快。
2、第二步开发中心区景点。
3、第三步开发南区景点。
4、第四步开发东区景点。
5、第五步开发北区景点。
七、资金来源
1、有些景点由政府开发;
2、有些景点通过招商开发,谁出资谁受益;
3、有些景点由民间开发。
 
结束语
蒋家山旅游区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近代红色文化、千年佛文化、千年孝文化的天然旅游区,值得开发。
 
2019年6月5日 
 
 
编 后 语
《章清志诗文集》出版了,可喜可贺!
我与章清志是老朋友,更是性格各异、和而不同的诤友。他,叱咤风云英雄汉;我,百无一用是书呆。
 
总有人疑惑:我怎会与他交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宋朝《袁氏世范》中有句格言:“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因我人小面窄、人微言轻,不事闻达,常怼他“太张扬”。他没远之,而更近之。说明其耿直、率真、敞亮。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能交此友,幸甚!我最欣赏的更是他的行成于思。
 
行成于思是一条普世真理,但在他生活或创作里却有着独到演绎。
2004年,国家提倡少数干部下海。许多人不敢轻易冒险。他却主动请缨,直闯南方,开辟新天地,敢想敢干,风生水起,收囊千万。
 
2015年,他偶遇一位有家不能归的少年腹部鼓如篮球,尿道堵塞,急性肾功衰,若不抢救有生命危险。他立即捐款,让医院及时手术,使患者转危为安;他还包揽生活、医疗、车旅费用送往汕头为之作尿道扩张等后续治疗,直至痊愈。他助人为乐,善根使然,有时甚至宁可自己上当,不让他人吃亏,难得!他先后扶贫济弱逾200万元。
 
他仅用一天时间写出了一万多字的《正谈诗歌,戏谈突破》;也曾一天写16首格律诗,其中十首七律;《透过“新冠”有所思》是他手术后在病榻上用手机按出来的。
 
其速度之快并非天马行空、闭门造车,而是脚踏实地、考察寻访的第一手资料,有时为了一个名称、一个典故,不惜往返多次。如有关三祖天然禅寺诗文,他未必做到“板凳要坐十年冷”,但确实做到了“文章不写一句空”。
 
欣慰的是这些诗歌文章以前在人民日报、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新华青年网、百度、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数十家知名网站或报刊诗社发表,且点击量几十万上百万直线上升,还有媒体约稿,此书将于连载。
 
总之,他从求学、工作、下海、择业、经商、投资、慈善、到吟诗、撰文、出书无不都是行成于思,而且思之快、行之捷,思之敏睿、行之果断,思之有效,行之有果。
 
他直言不讳:“写诗莫怕丑,怕丑莫写诗”。这种有的放矢,务达其鹄的忍辱劲和坚韧劲,岂止于诗?其奋斗历程,莫不如是。尤其吟诗行文,目光宏大、意境深远、纵横捭阖、似乎信手拈来,以致有四祖平安寺住持月成法师赞扬他“觉悟好高”。
 
思之源是什么?一则他个人兴趣爱好,二则众人添柴火焰高。
爱读书,求学时,除了上课,自习外,他连睡觉、吃饭、上厕所都书不离身。
 
爱写作,发表诗文、结集出版也是他孜孜以求之夙愿。其文,曾有发表、出版先例;其诗,时为弱项。正因这份爱,他捐助清泉诗社,研读《清泉诗词》,亲近诗友,拜师学诗。承蒙各位恩师授业解惑、指点迷津、不吝赐教,使他尝试性地交出一份书面作业——《章清志诗文集》。
 
感谢作者错爱,要我编排,“做屋找了箍桶匠”。诗,我一窍不通;文,滥竽充数,为人谋而不忠乎?只好铅刀一割,不避贻笑大方。
尊作者委托,借此一隅:由衷感谢赐予书画墨宝的科学家裴景峰、高僧坚光法师、香港企业家潭耀全、方日升、表演艺术家谢和莫、书画家李云飞、画家谢创克、会长刘善球、教授郭亚军和书记李崇林、局长高德华等先生;感谢诗词誌贺的各位贤达;感谢洪雪莲、洪启云、万文才、陈锦锋、王香元、龚振新、韦双一、郑磊、杨习和、马学成等老师的指导;感谢悟杰法师、夏述湘、田萍、查阳春、方永中等诗友们的支持;感谢李诗诗、常小靠、何良、刘炳栋、王泽阳、魏成硕等贵人的帮助;感谢万静玲、康丽新等广大读者的鼓励。
让我和作者向为本书装帧设计的银孔山人王金石先生,以及曾经和即将刊发作者诗文的各大媒体一并致谢!
 
最后,真挚感怀邱九如先生建议——结集付梓,并亲笔赐《序》。由于时间仓促,纰漏难免,作者、编者随时恭候指正,不胜感激!
朱兴中   
2020年4月30日 
( 责编:刘炳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