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郑济铭书法鉴赏

来源:时间:2019-08-14 16:14:10
导读: 无师自成,妙笔生花郑济铭书法鉴赏玉山|文郑济铭,笔名墨缘,1953年出生于河北省辛集文化之乡。1972年入伍,1974年入党,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通信指挥学院和南京通信
 

无师自成,妙笔生花

郑济铭书法鉴赏

玉山|文

郑济铭,笔名墨缘,1953年出生于河北省辛集文化之乡。1972年入伍,1974年入党,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通信指挥学院和南京通信工程学院,本科学历大校军衔。2005年退役,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副院长、“天赐墨缘国际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聖媛国际文化传媒中高级顾问、“国家品牌战略网”常务理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自幼喜欢书画,受小学至高中老师郑杏林(家叔)影响

步入书道。楷真草篆隶无所不学解前贤之道,学大师风范,创自家风格。部分作品被许多书画爱好者和友人收藏。在2015年中国《大爱无疆奉献爱心》公益书画义拍活动中被评为“突出贡献者”。2017年全国大字展卖会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像郑济铭这样没有在名师指导下而在书法上颇有建树者非常罕见。

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这种独特艺术性决定了从非专业书法爱好者成为职业书法家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即使书圣王羲之也临池不辍,日夜摹写。但王羲之主要功力用在行书上,他自己曾评价自己的书法说:“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意思说,他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果我也像他那样下功夫刻苦专习,未必赶不过他。这就是说,即使书法天才如果付出不够也无法轻易追得上那些大家名流。

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闭门临书30年,仅真草《千字文》写了八百多本,写秃的笔头有十大瓮,埋掉,后世赞誉为“退笔冢”,可见其用功之勤。


举凡成为书法名家者,无不是以书法为终身事业的,所谓人书俱老,不仅仅是一种高超精熟的境界,也是对书法的一种坚持的美誉。

由书法爱好者成为专职书法家,这里面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其选择的书法之道一定是非常正确的。如果选择书法野路子闯荡开去,那么即便天赋再高,用功再勤恐怕也难以成为书法艺术家。书法艺术家对书法的要求极高,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法,还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历史传承性。

中国书法之所以不能成为分散的一个个独立个体,在于中国书法的基础是汉字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统一性,书法的存在是以汉字作为基础的,如果脱离了汉字文化,那么剩下墨线就仅仅是一种符号的存在而没有任何文化价值。这就要求,书法的继承性特别重要。中国书法史上所有的正宗、大家无不是踏着先人的书法足迹而开创书法历史的。

王羲之初师卫夫人,后又学张芝、梁鹄和钟繇,而钟繇等人的书法又是从秦篆汉隶当中脱胎而来。王献之自不待说,学其父亲,后学张芝。后来的欧颜柳赵、苏黄米蔡、米邢张董,王铎、傅山、金农、郑板桥、邓石如、于右任、林散之等无不是或以二王为宗,或以汉隶魏碑为宗,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

因此,对于书法家的作品而言,其作品如果没有书法的历史承载,那么这种作品就不能称之为书法,而书法家之名更是噱头而已。


有了这个千古不易的书法根据,我们对书法家的作品首先要辨认其出处,如果没有正统的出处,那么后面的品味就是多此一举了。

郑济铭工善行草、隶书。他的行草之书飘逸隽永,洒脱奇崛,明显承继二王之宗,但更倾向于小王子敬。其隶书峭拔挺劲,刚健秀奇,深得汉隶及《曹全碑》神髓技法,因此,从书法传承角度来看,其书法高古醇正,实为博取广采、熔铸古法、推陈出新之作。

郑济铭的行草书,潇洒奔放,奇秀多姿,用笔圆润腴膏,使转行云流水,笔法精熟老辣,骨力遒劲洞达,体态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绵柔遵丽,风情妍媚,极具秀气。

郑济铭的隶书,取《曹全碑》之秀雅高逸,变以侧锋行笔,笔画扁宽横侧,粗细向背,别出风格。其蚕头鲜明,雁尾顿笔急挑,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其隶书寓灵动于工整之中,朴茂雄健而秀雅端庄,格外喜人。

由书法爱好者达之书法之精深造诣,无名师指点,一切以勤能补拙,苦练成才,殊为奇特,足够书法爱好者之楷模。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 责编:明观)

相关推荐: